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老兵故事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95岁老兵讲述铲除敌伪经历:一把红缨枪对付红枪会

2015-09-25 14:02:56来源:北京晨报
1940年6月,长清县朱存祯趁日伪军“扫荡”之机搜罗了一些反动势力,发动了“红枪会暴乱”,八区以伪区长张鹤泉为首的反动分子建立了区、乡“红枪会”团部,配合日伪军在八区“扫荡”。

\

范辉老人不愿多谈过往经历的危险,但对救了自己一命的警卫员念念不忘,一再夸赞他非常勇敢。

【老兵经历】

铲除冒牌军 成立游击队

1938年,长清县大峰山开展武装斗争,离开学校的范辉参加了民族解放先锋队,到鲁西北的干部学校学习过一段时间。几个月后范辉申请回到大峰山,到八区做干事。老人告诉记者,当时区委对外叫区抗日动员委员会,下设工、农、青、妇、文组织,工作没多久范辉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现在讲起这段老人笑得特别开心。

1939年五六月份,敌人还没有安据点,范辉在八区的两个镇负责建党工作,七八月份任区宣传部长,秋后做区副书记,冬天后就任八区书记。“当时八区的工作在全县来说是比较好的,党支部的建立比较普遍,还是模范区呢。”

老人还记得1939年底八区出现了一支“游击队”,“队长叫王明富,指导员叫张延军,队伍一共三十几人,拿着枪天天劫人抢物,经查明就是一伙土匪”。为了铲除这个冒牌军,范辉先找到队长和指导员,“谈统一战线政策,其实就是摸底。知道他俩不和部队在一起,我便动员了支部的同志把他俩的枪收了,又带到他们部队那里,把枪全收了。”后来经上级审理,王明富被枪毙,而范辉和同志们则利用收缴的27支枪成立了一只像样的区队,19岁的范辉兼任指导员。

一把匣子枪 拿下伪区长

据相关资料记载,1940年6月,长清县朱存祯趁日伪军“扫荡”之机搜罗了一些反动势力,发动了“红枪会暴乱”,八区以伪区长张鹤泉为首的反动分子建立了区、乡“红枪会”团部,配合日伪军在八区“扫荡”。范辉回忆,那时县委转移到黄河西,他所在的区委、区政府区队也到了河西。“我时常只身一人到河东做工作,不敢带警卫员,只带一把匣子枪自卫用,一把红缨枪对付红枪会。”

“张鹤泉既是红枪会团长又是伪区长,他痛恨我,说抓住范辉要用铡刀铡三百下。”范辉非但没有惧怕,反而下决心将其除掉,他通过河东的同志了解张鹤泉的行踪,得知其几乎每晚回家住。一天,得到张鹤泉回家的消息后,范辉立马带人到了张鹤泉家。“叫门不开,我说拿秫秸点火,他老婆吓得开了门,我们从床底下把他弄出来绑走了。”范辉到了县里,说把张鹤泉抓住了,县里的同志开始还不信,看到张鹤泉本人以后跟范辉说,“你还真行。”

“自从抓了张鹤泉,还有几个红枪会头子也吓坏了,其中孝里铺的红枪会头子张鸿礼托人给我捎信见面。我跟他说只要给我们方便,就没你的事。他说鬼子不好对付,还得给他们站岗。我说你们装着看不见就行。”这样不到一个月的工夫,八区的红枪会基本上不起作用了。范辉竖起大拇指说,“先后拿下王明富和张鹤泉,我在八区就成了这个。”

 \

日军中队长口袋被装传单

由于斗争形势需要,1941年成立了县委敌伪工作部,范辉的主要任务就是做敌伪工作。范辉还记得,对待伪军的口号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上级的命令要求,做到“有敌人无敌区”,“就是你这个地方有敌人,但没有敌人占领的地区,把敌人的眼睛蒙起来。有一个据点,乡长、伙夫、马夫等人都是我们派进去的,有时甚至给日本中队长大衣口袋里都装上传单。”

然而,当年因为范辉参加革命,他的父母四处逃亡,否则就会被伪军、日本人抓住。范辉透露,那时他的亲姐姐甚至盼着他死,因为姐姐认为,如果范辉死了就没有这些事了。但是范辉不怪姐姐,“她不识字,没见识,我不记恨她。”事实上,为了尽量保护家里人安全,1939年在他参加革命不久,就将自己的名字从“范兴善”改为“范辉”。
范辉老人今年已95岁高龄,提起当年的抗战经历,他很淡然,“就那么走过来的,没有牺牲了就是万幸。每个人都应当这样,这是应该的,不然的话,不就被亡国灭种了。我从18岁参加革命,从来没后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