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军嫂风采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此情只待成追忆 军嫂杨静妮,一路走好!

2015-08-10 16:44:32来源:中国军网
现在看着聊天记录,我更多的是感动和感激,感激朋友圈里的亲朋好友能够相信我,和我一起传递正能量。

8月8日晚,我收到妮妮病情突然恶化的消息,而就在此时,正好接到一位媒体老师发来的微信,“多收集一些目前的最新情况,我们明天在公众号上争取出第二期,继续呼吁”!

另一位杂志的编辑老师此时正守候在电脑前,等着我把资料传过去,想第一时间在网络上进行推送,让更多人的人看到。

友邻单位的一名素不相识的战友,得知消息后就一直与我联系,帮助我们把消息向更多的媒体传递。他告诉我,“我这一路走来得到了大家很多的帮助,我希望在这个时候能够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

我办公室的同事,邓超干事一直在为刘忠榕接受各方捐款,短短半天时间,光是她一人的亲朋好友就累计捐款一万余元。

以前的一位已经退伍的小女兵从外地打来电话,“我妈妈生我的时候也遇上大出血,所以我特别能理解现在他们的处境,这是我和朋友的一点小心意,希望能代我转交”。

刘忠榕一位已经快要临产的战友,也一直守候在电话前,只希望能第一时间收到病情好转的消息。

然而,所有人的努力,所有人的祈祷还是没有把妮妮从死神手里夺过来,8月8日晚上11时40分,我收到短信,只有短短的四个字,“嫂子走了!”

随后,消息在网络上公布。

从妮妮逝世到8月9日上午,网络上,朋友圈里,所有人都在为这个噩耗痛心、惋惜。

“她还那么年轻,都没还有好好拥抱这个世界,就这么走了。”

“孩子一口母乳都没喝上,妈妈的面都没有见过,现在还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保温箱里,太可怜了。”

“我们有难的时候,解放军第一个站出来,现在他们有难,我们也要站出来尽力帮助……”

此时,依然有不少媒体记者打来电话,“网上还有很多网友不知道军嫂去世的消息,还在网上留言,希望能够捐款献血。接下来还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一定义不容辞。”“如果后期还需要继续寻求帮助,随时联系我,我们希望能帮助她的家人渡过难关……”

病魔带走了我们挚爱的亲人,带走我们亲密的朋友,带走了一名美丽的军嫂,带走了一位伟大的母亲,但带不走的是那些真切的音容笑貌,那些珍贵的战友亲情,那些衷心的期盼祝福……

逝者已逝,生活的脚步不会停下,时钟会继续滴答转动,日历依旧会被一页一页撕去。

我记录下这些,是我能为杨静妮做的最后一点事。

我记录下这些,是为了让宝宝长大后知道,他的降临曾经牵动了多少人的心。

我记录下这些,是想让这井喷式的正能量和爱心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去,会一直鼓励、支撑着妮妮的家人,以及我们每一个人,勇敢面对未来,勇敢迎接未知……

这是一个悲伤的结局,我依然不愿意去承认事实。

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我想自己今生都不会忘记。

最后想告知各位朋友,后续相关医疗费用已经有了保证,请爱心人士不必再捐款了,我们代表刘忠榕、杨静妮的亲人、同事、好友,衷心地感谢大家,谢谢大家这几天来的帮助和支持。

宝宝目前依然在华西医院新生儿科接受治疗,家人只能在规定时间通过视频探视,距离宝宝康复出院还有很多的努力要做,让我们一起为宝宝祈福,希望宝宝能健康长大!希望多年后宝宝能拿着妈妈的照片,说一句“妈妈,我爱你!”

2015年8月9日

(作者:成都军区某部干事)

奠最美军嫂杨静妮

■张军

我们的军嫂走了,但带给我们的却是无限的正能量。从昨晚到今天,很多人都在问我,不是你们单位的,也不是你的朋友,你这么上心干嘛呢?我的回答是,无论我们是什么,最重要的就是要心中充满爱心,敢于传递正能量。

其实,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也是在帮助自己,让自己的心智变得更成熟。

现在看着聊天记录,我更多的是感动和感激,感激朋友圈里的亲朋好友能够相信我,和我一起传递正能量。还是那句话,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