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将军风采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独臂将军”贺炳炎:“五上五下”甘当“补缺官”

2016-01-12 14:08:31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世纪风采》发表文章《贺炳炎忍辱负重五做“补缺官”》。

二下二上:补缺特科大队长

战斗胜利了。贺炳炎看着阵前满山遍野的敌人尸体,一边高兴地擦着头上的汗水,一边下意识地把驳壳枪往腰里插。“把枪给我!”跟在贺炳炎身后的“肃反”队员冷冷地说,随即一副锃亮的手铐又铐住了刚刚杀敌的双手。

贺炳炎被押回“改组派连”。他个子不高,但长得壮实,臂力过人,平时摔跤,很少有人能胜过他。“肃反”队员都知道他性子刚烈,别人用一根绳子捆,对他则用几根绳子,不光捆住他的臂膀,还套住他的脖颈,前面一个人牵,后面一个人拉。后来还给他上反铐,戴重镣,行军时把沉重的米袋、大捆的草鞋架在他肩上。

关押到第29天,贺龙发现贺炳炎蓬头垢面押在“改组派连”,便找夏曦问:“为什么抓贺炳炎?他还没马高就跑来当红军,我亲眼看他长大,他的历史我清楚!你为什么不问我,难道对我也不相信吗?”

  夏曦反驳道:“不要激动嘛,胡子。肃反是中央的正确决定,这个问题很复杂,谁也不能给谁打保票。”贺龙据理力争:“贺炳炎我了解,我敢保!你想过没有?他从不怕死,冲锋在前,撤退在后,我们还信不过,要抓,要杀,那今后还有哪个跟我们干革命啊?”“那你说怎么办?”“放,坚决放!”夏曦想了想说:“放可以,但不能他让当团长,顶多当个管理员。至于党籍嘛,我是中央分局书记,我说了算。”

夏曦虽然答应放,但给贺炳炎留了一个“改组派自首分子”的“尾巴”。

贺龙把贺炳炎安排到军部做了管理员。8月份,夏曦带来七师留守鹤峰根据地,贺龙和政委关向应带领军部和九师到宣恩、咸丰、利川开辟新区。

9月23日,军部和九师抵驻著名的“神兵窝”咸丰县黑洞镇,收编了以庹万鹏为首领的神兵700余人,改编为特科大队。贺龙很重视被收编神兵的改造,点名让贺炳炎去当大队长。

神兵是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土著武装,神兵士兵绝大多数是穷苦农民出身,作战相当勇敢,但他们迷信吞朱砂之后打不进、杀不进。贺炳炎因势利导,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破除迷信,带领他们到战火中锻炼,使特科大队很快成为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人们都称它“铁壳大队”。

三下三上:补缺十八团团长

1933年12月,红三军七、九两师在石灰窑会师,特科大队被编进七师,为极度困难的红三军补充了一股有生力量。贺炳炎没有队长当了,又因“自首分子”的政治“尾巴”,不能回部队任职。他心里很憋屈,但还是听从安排回军部继续当管理员。

1934年6月,红三军转战到黔东开辟新根据地。红三军政委关向应找贺炳炎谈话,让他带十几个人到沿河县发展游击队。贺炳炎思想上背着包袱,嘴上就说:“我是‘自首分子’,哪能带兵嘛!”关向应耐心开导他:“我知道你受了委屈,但个人委屈与党和红军的前途比谁轻谁重?我们正处在困难的时候,需要你出来工作。”贺炳炎不再说什么了,带着十几个人连夜出发。

贺炳炎是拉游击队的好手,以淇滩、凤翔一带为中心,发动群众,组建武装。同他一块下去的十几个人都被诬为“改组派”,现在有了干革命的机会,热情都很高,抓俘虏,缴枪支,很快拉起8支游击大队,在这个基础上成立了沿河独立团,贺炳炎任团长。不久,沿河独立团与由神兵武装改编的黔东纵队合编为黔东独立师,贺炳炎任师长。

10月15日,贺炳炎引着红六军团参谋长李达带领的先头部队来见贺龙、关向应。10月24日,红三军与红六军团胜利会师。

会师后,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番号,贺炳炎的独立师被编入红二军团,原九师二十七团改为六师十八团,贺炳炎补了十八团团长的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