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在全市上下隆重纪念建党95周年和广大党员干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之际,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重温党的辉煌历史,犹如高举照亮我们前进方向的指路明灯。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回顾中国共产党95年来的历史,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持续不断的伟大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推进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抒写了“中国梦”的伟大篇章,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很多表现形态的革命精神:红船精神,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历史起点;井冈山精神,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路先锋;苏区精神,建立政权、执政为民的重要实践;长征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的恢弘篇章;延安精神,革命精神的集中呈现;西柏坡精神,迈入新中国殿堂前的精神洗礼;大庆精神,中国人民艰苦创业精神的集大成;两弹一星精神,科技创新、勇攀科学高峰。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都是党在奋斗历史过程中积累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一脉相承,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树起了一座座丰碑。
作为中共党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株洲——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一方英雄而光荣的红色圣地、革命摇篮,蕴藏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堪称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株洲是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和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实践地区,毛泽东、朱德等开国元勋,在这里进行了中国共产党建党、建军、建政的伟大探索。1927年初,毛泽东在醴陵考察农民运动;10月,毛泽东在炎陵县水口进行连队建党,亲自主持连队战士入党宣誓仪式,并部署在连队建立党支部,这是“党指挥枪”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军政治工作上的伟大创举;同月,毛泽东在炎陵县水口朱家祠决策上井冈山,从此开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11月18日,根据毛泽东指示建立的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是中国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12月底,毛泽东在茶陵湖口逮捕并处决了与国民党军队勾结叛变的陈皓一伙,是我军历史上的“第一次肃反”。1928年4月底,毛泽东与朱德在炎陵县十都第一次握手见面,朱德和毛泽东率领的两支部队胜利会师,从而开启了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的新时代,开启了毛泽东思想在株洲地区的早期实践与探索。1930年9月13日,毛泽东在株洲镇协丰长绸布店主持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总前委扩大会议,从实际行动上抵制了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为以后反对“立三路线”的错误迈出了第一步,扭转了中国革命中的一次严重危机。这些在党史军史上首屈一指的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在株洲,株洲当之无愧为享誉全国的红色圣地、革命摇篮。
株洲是中国革命发祥地之一,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湘赣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株洲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铸就了一部光辉的革命斗争历史,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伟人足迹和红色遗址,留下了感天动地的革命故事,锤炼并形成了宝贵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1923年6月党的三大召开时,全国420名党员中,株洲籍的34名先进分子分别在北京、上海、长沙、安源等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党员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在历次革命斗争中,株洲英雄儿女,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涌现了左权、罗学瓒、何孟雄、蔡申熙、蔡会文、罗哲、陈觉、赵云霄、张挹兰等众多著名先烈,在册的革命烈士更是多达1万余名。踏上这片热土,翻阅沉甸甸的株洲人民革命史,您会强烈感受到她的鲜明特色:资源厚重,红色永驻;不朽丰碑,光耀华夏!
作为共和国之子,1953年,株洲被列为全国8个新建的重点工业城市之一,开启了株洲乘风破浪、辉煌跨越的新征程,电力机车、航空发动机、空空导弹等100多项共和国第一在这里诞生。株洲由解放初期一个仅7000多人的江南小镇,发展成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南方重要交通枢纽和江南重要物流中心,发展成为国内生产总值2350亿、财政收入达到290.4亿元、城区人口过百万的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规模工业增加值迈上1000亿台阶,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小康实现程度均居全省第二。取得了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城乡环境明显提升、“两型”建设明显推进、民生利益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党的建设明显加强等发展成效。神农大地城市风景宜人,农村风调雨顺,项目风起云涌,发展风生水起,社会风清气正,株洲屹立在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先后荣获“全国科教先进市”、“全国绿化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园林城市”、“全国城市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等多项殊荣。尤为让株洲人民引以为豪的是,2015年2月28日,株洲昂首走进了全国文明城市行列,拥有了最闪亮的城市名片和一个城市最具竞争力的金字招牌。
株洲地灵人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争取独立自由解放,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幸福起来的漫长历程中,优秀儿女层出不穷,谱写了一幅幅灿烂人生画卷。株洲党史人物群体蔚为壮观,这里诞生了7位党和国家领导人,70名共和国将军,众多省部级领导干部,一大批院士、全国劳模和著名人物。他们的思想、品德、精神与日月同辉,他们的牺牲、奋斗、功勋与山河同在。
读史使人明智,察往可以知今。历史经验,既是昨天的记录,也是今天的认识,更是明天的向导。我们回顾党的灿烂历史,缅怀党的光辉业绩,隆重纪念和庆祝党的生日,就是要牢记党的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发展动力。我们必须积极行动起来,营造良好的学党史用党史氛围,掀起学党史用党史的热潮。每一个共产党人尤其是党员干部,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崇仰之情认识党的历史,以敬畏之志对待党的历史,以借鉴之心学习党的历史,争做合格党员。我们必须倍加爱护和珍视党的历史,带着感情学习党的历史基本著作,正确认识、扎实认真地学好用好党的光辉历史和株洲地方党史,从“红色家谱”汲取矢志不渝的信仰力量,获得精神政治上的食粮,把丰厚的党史资源与精神财富转化为推动我们工作的强大动力。我们必须以史为鉴,讲政治,有理想,守信仰,顾大局,勇担当,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始终站在全局的高度谋划发展。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做到“不犹豫,不等待,不观望”,潜心谋事,扎实干事,用心成事。必须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精神与韧劲,蹄疾步稳、务实苦干,围绕“三个率先”的总目标,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地实施“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战略,不遗余力推动“七大工程”,扎实开展“项目攻坚年、改革深化年”活动,推动创新创业,加强民生保障,注重底线思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市、全面从严治党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开创新的局面,向人民交出奋力建设富强美丽幸福新株洲的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