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株洲县籍独臂将军晏福生 获毛主席称赞为"独特人才"

2016-10-13 18:15:19来源:株洲新闻网

晏福生:虽半生独臂,却一身许国

株洲日报  策划/赵云超 夏柯 文/记者刘琼 通讯员王婷  图/记者 谭浩瀚

【人物小传】

开国将领中,有10位独臂将军备受瞩目,毛泽东曾称“只有我们的部队才能培养出这样独特的人才”,晏福生就是其中一位。

晏福生,原名晏国金,株洲县仙井乡人,1904年2月28日出生在一个贫穷的拳师世家,早年参加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曾任工人纠察队队长,192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5月参加工农红军。

晏福生历经土地改革、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任湘西行政公署主任,湘西军区司令员,湖南省人民政府民政厅厅长,湖南军区政委、广州军区副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4年4月7日在广州逝世。

1965年10月,晏福生将军(前排左四)率社教工作队在湖南桂阳樟木乡劳动时合影留念

   1965年10月,晏福生将军(前排左四)率社教工作队在湖南桂阳樟木乡劳动时合影留念

【行走】

青山绿水伴英魂

7月27日,株洲县仙井乡陈家山村罗家冲组,一栋两层楼高的民房静静地伫立在小山脚下。门前,是一片广袤的田野,绿油油的禾苗,在微风的吹拂下荡起碧波。

没有烫金大字、没有雄伟的雕塑和仿古的建筑,相较之下,几公里之外的芦下桥革命烈士纪念碑却更显雄伟,1928年4月大革命失败后,曾有240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在芦下桥村被国民党杀害,为纪念英烈,1997年,后人在此立碑。如今,这座高19.7米,宽2.4米的纪念碑总有纷至沓来的祭拜者。

“这里原来是晏家的一座公祠,老房子倒了,几年前,将军的后人自己花钱在原址修了新房。”陈家山村党支部副书记晏世姚介绍,晏氏是村里的大族,60%的村民都姓晏。

因为水电未通、无人居住,这座楼房稍显简陋、冷清,而晏福生将军的照片则挂在堂屋的一角。

一旁,晏福生将军的侄子、81岁高龄的晏贤根老人,颤颤巍巍地从墙上取下那张黑白照片,轻轻地用手擦拭着相框上的灰尘。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退休后,晏贤根老人四处搜集素材、整理、潜心创作了几年,终于在2014年晏福生将军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完成了一本几万字的著作《我叔父独臂将军晏福生的故事》。如今,让著作出版则成了老人最大的心愿。

“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让更多的人读懂这位独臂将军的传奇一生。”说到这,晏贤根老人满眼期待。

【印象】

对自己“抠门”,替战友老母送终

1949年12月,14岁的晏贤根在长沙第一次见到了叔叔晏福生。

“他看到我很欢喜,吃饭、睡觉的时候都要我挨着他。”晏贤根说,他还记得第一天晚上睡觉时,他小心翼翼地摸着叔叔被截掉的右臂,问他痛不痛。“一点都不痛,因为革命都胜利了。”叔叔晏福生边笑边摸着他的头说。之后,晏贤根被接到沅陵,和叔叔一家生活了几年。

“叔叔很勤俭,尤其对自己很‘抠门’。”晏贤根说,至今他都能记得叔叔的衣柜里,没几件像样的新衣服。

1951年冬,晏福生在湘西剿匪告捷。此时,他已是湘西军区司令员。20多年未回过老家的他,趁着从沅陵到省城长沙开会的空隙,带着全家登上了回老家的火车。

“那一次回乡,除了探望亲人、乡邻,叔叔还为了一件更重要的事,那就是探望好兄弟陈发科的母亲。”晏贤根说,从搞秋收起义、到同上井冈山闹革命,叔叔晏福生与好友陈发科一直患难与共。

遗憾的是,在井冈山的一场战斗中,陈发科牺牲了。

“妈妈,我是国金啊,我回来看您了, 您吃苦了!发科兄弟在井冈山战斗的时候牺牲了。”那一天,晏福生来到了老人居住的“合神庙”。听闻儿子牺牲的消息,白发苍苍的老人抱着晏福生痛哭了起来。

“您不要难过,以后我就是您的儿子,为您尽孝、养老送终……”此时,晏福生也早已红了眼眶。此后,晏福生每月从外地给老人寄来生活费,直至老人寿终。

【印记】

建设“南泥湾”,突围台怀

长征途中,晏福生曾两次被开“追悼会”;1936年10月7日,他率16师在长征北进罗家堡途中与国民党主力展开了激战,就是在这场著名的战斗中,他被炸弹所伤,失去了右臂。战争的残酷没有让他退缩,死神的威胁没有让他胆怯。在8年抗战中,他是南泥湾的“生产英雄”;在面对5000名日军的夹击,他机智地带领部队成功突围。虽半生独臂,晏福生却一身许国。

南泥湾“生产英雄”,打造“晏氏”锄头

“学习那南泥湾,处处是江南,是江呀南,又学习来又生产,359旅是模范……”1943年,一首《南泥湾》在延安诞生,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歌颂了抗战年代开荒生产建立功勋的359旅英雄。其中,不得不提独臂参加南泥湾大生产,两次被评为“生产英雄”的晏福生。

1938年3月,晏福生接任359旅717团政委,奉命挺进晋西北恒山地区,开辟新的敌后抗日根据地。

直接抡镐头开荒,晏福生无能为力,但他在做好思想发动以及组织协调工作的同时,还千方百计找活干。

一天早晨,天刚蒙蒙亮,三连干部战士到了预定作业地点一看,荒地上的枣刺、藤条、茅草都不见了,大家都很纳闷,是谁帮我们干了这活儿?

战士们环顾四周,忽然看到不远处的山坳中飘起一股浓烟,好奇的战士们都往起火的方向跑去,透过烟雾,看到两个人正在来回奔跑着引火,其中一人一只空荡荡的袖筒在晨曦中随风飘舞。

“是晏政委!”三连连长这才想起,大家呼喊着跑过去,一把夺过他手中的捅火棍子,却感动不已。

之后,为了多垦荒,晏福生亲自掌钳,指导打铁的战士锻打了一把小锄头,随身携带,走到哪里干到哪里,同志们都亲切地称这把锄头为“晏氏”锄头。

晏福生故居旧址

晏福生故居旧址

“从空隙插到敌人的背后”,台怀突围成功

1939年春,359旅717团刚胜利地结束了河北省蔚县的明铺战斗,转移到山西省五台县的豆村休整。

5月9日,日军第109团和独立混成第三旅团5000人的部队,对717团发起“扫荡”。为了避免在不利的地形上与敌人主力作战,政委晏福生迅速命令部队迅速向台怀镇转移。

部队在10日拂晓前离开豆村,黄昏时到达了台怀镇南地势险峻的金岗岭。当717团刚到达金岗岭时,忽然碰上一股日军。9点多钟,敌人开始对717团进行炮火轰击,由于敌人兵力多,火力猛,整个717团部队被挤在一条狭窄的山沟里。

此时,晏福生反复查看地图,发现在台怀镇与五台山的东台之间,有一个约3公里的空隙地段。

“敌人既然对我们快要形成合围,那我们就大胆地从空隙插到敌人的背后去!”晏福生当即下令在晚上实施突围。夜幕降临了,717团在一名老樵夫的引导下,踏上了蜿蜒崎岖的山道。

后半夜,部队行进到台怀近郊。不多时,派出去的便衣侦察员回来,报告说敌人的先头部队快接近台怀镇和东台了。晏福生当即命令部队以最快的速度甩掉敌人,穿过台怀镇与东台之间的空隙地段,向着更高的主峰攀行。

黎明时分,717团登上了3000多米的北台岭,终于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感谢株洲县委宣传部、仙井乡政府以及晏贤根先生提供相关文献资料,部分图片来自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