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苏区老区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时代呼唤“苏区干部好作风”

2017-02-15 17:38:06来源:人民网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苏区干部好作风 ,真心实意为群众,柴米油盐都想到,问寒问暖情义重……”20世纪30年代革命战争时期,这首《苏区干部好作风》歌谣,在苏区上下广为传唱,成为当年苏区干部优良思想作风和过硬工作作风的生动写照。“自带干粮去办公”,彰显了苏区干部清苦廉洁的生活作风;“日着草鞋干革命”,彰显了苏区干部坚忍不拔的革命斗志;“夜打灯笼访贫农”,彰显了苏区干部深入调研的务实作风;“柴米油盐都想到,问寒问暖情义重”,则彰显了苏区干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当时,苏区干部正是凭着崇高的革命理想、无畏的牺牲精神、鲜明的人民观点和清廉的自身形象,赢得了劳苦大众的真心爱戴和铁心跟随,进而打造了中国革命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树高千尺生由根,江河流远唯有源。8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苏区人民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壮举,铸就了人类历史上震古烁今的精神丰碑。回顾80余载风雨历程,我们党之所以历经艰险而不溃散、砥砺磨难而愈强大,最终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根本在于坚持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关键在于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发扬苏区作风、践行为民宗旨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对此,习近平同志有过深刻阐述:“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这一精神既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性,又显示了苏区时期的特色和个性,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升华,也是我们今天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来源。”事实告诉我们,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苏区干部好作风”永远都是激励我们战胜风险困难、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当前,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入决战阶段,改革开放、经济转型、脱贫攻坚、环境治理,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等方面都面临诸多挑战,对各级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然而,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不论是思想作风、领导水平、精神状态,还是法治思维、自律意识等,与我们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不相适应,与我们践行“为民、务实、干净、担当”要求不相适应。可以说,当今时代是一个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也是一个呼唤从严治党上紧发条、政治生态更加清爽的时代,是一个呼唤知难而进、迎难而上、革故鼎新、建树功绩的时代。时代呼唤“苏区干部好作风”,其实是在呼唤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求真务实的好品格,呼唤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好传统,呼唤领导干部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好形象。

一、大力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把握好政治方向

政治方向,是一个关系到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问题。毛泽东曾指出:“共产党历来提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毛泽东为抗大亲笔题写的教育方针中,第一条就是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习近平同志在2017年春节前夕考察北京冬奥会筹备工作时,言简意赅地指出:“道路对了不怕遥远。”实践证明,政治方向就是党的事业的定海神针,就是我们继续前进的指路灯塔。

“共产党他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改变中国各族人民被剥削、被压迫的状况,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作为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并为此进行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在当时苏区,广大党员干部正是被中国共产党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所征服,于是自觉地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党的生命之中,把自己的事业融入党的事业之中,举党的旗帜,听党的召唤,铁心跟党走,永远不回头。他们面对艰苦条件、恶劣环境、险恶形势、艰巨任务,始终保持高昂的革命斗志,满腔热情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在生死考验面前威武不屈、英勇无畏,甚至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这个理想。”是什么力量让党的火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什么力量让共产党人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志的尸首,继续投入战斗?又是什么力量使苏区红色政权顽强存在,终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全国?那是革命的力量、信念的力量!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是习总书记在新时期宣示的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最重要就是牢记党的宗旨和纲领,坚定共产主义伟大信仰,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可是,面对和平环境和改革开放考验,少数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发生动摇、政治方向出现偏移,他们却忘记了从哪里来、迷失了往哪里去,以至褪去了共产党人的鲜红本色。比如,有的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暧昧,政治立场左右摇摆,听信错误言论,传播小道消息,妄议中央政策,发表不当言论;有的看齐意识不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执行政策法规任意取舍,符合自己口味就执行,不符合自己口味就软顶硬抗;有的对党不够忠诚,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阳奉阴违,两面三刀,申报个人事项隐瞒实情,统计经济数字弄虚作假,汇报工作报喜藏悦,发生问题遮遮掩掩;还有的在党内搞拉拉扯扯、团团伙伙,不是树立党的威信而是培树个人威望,不是联络党的感情而是笼络个人私情,会上讲民主集中制,下来搞个人说了算,当面五湖四海,背地排除异己,等等。这些现象,严重污染政治气候,极大贻害党的事业,被人民群众痛斥为“外表披着党的皮囊,心却早已死去”。

把握政治方向,需要用坚定理想信念来支撑。对党员干部来讲,理想信念坚定则百病不侵,理想信念弱化则百病丛生。忆往昔峥嵘岁月,无数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在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正与邪、苦与乐等问题上作出正确选择,之所以在各种艰难困苦条件下能够英勇奋战、不怕牺牲,说到底就是靠理想信念。习近平强调:“党的干部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真诚信仰马克思主义,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他还把理想信念比作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指出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足以说明理想之重、信念之贵。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国际政治斗争尖锐复杂、全党面临“四大考验”、“四大危险”严峻形势下,理想信念坚定与否,是检验党员干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觉悟的重要试金石。我们都要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深沉的使命忧患感,筑牢信念之基,掌牢信念之舵,毫不含糊地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真信实信“四个自信”,切实增强“四个意识”。我们都要从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等反面教材中,汲取沉痛教训,受到深刻警示。要把维护核心、对党忠诚融入血脉灵魂,化为政治自觉,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党忠诚不讲条件,为党工作不讲价钱,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党中央的指示精神要第一时间传达贯彻,党中央部署的任务要积极抓好落实,党中央提出的问题要认真研究解决。要把党纪政令作为铁规铁律来执行,立起更高标准,坚持更雨要求,真正做到面对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坚定不移,不左顾右盼;面对违反党性原则的行为,坚决抵制,不放弃原则;面对歪风邪气,勇于斗争,不听之任之。要切实把培塑政治信仰、坚定政治方向作为终身课题,做到维护核心决不含糊、对党忠诚绝对纯粹,永葆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和红色基因。

二、大力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站得稳人民立场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历史证明,只要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我们党就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推动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反观苏共垮台、国际上一些大党老党相继退出执政舞台,无不与漠视民生、不察民怨、失去民心、背弃民意直接相关。毛泽东早在1934年就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重要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地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在苏区,党员干部始终坚持人民利益第一,尽心尽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当公仆、谋利益,从武装保卫群众安全到土地分配,从生产生活到文化建设、从妇女解放运动到社会救助、从看病就医到卫生防疫,等等。凡是群众需要的,党员干部都能想到做到;凡是群众急需的,党员干部都能及时出现、解困救急。至今,在革命老区仍流传着毛泽东到田间调查生产、入农户访贫问寒,朱德帮老农拉犁耕地,周恩来教警卫员识字写字等脍炙人口的故事。

“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这是在苏区党员干部中叫得最响的一句口号。之后,延安时期发展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在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时,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写入党章。“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当年,苏区干部坚持“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最大限度地争取了民心、获得了支持,他们口口相传“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他们信誓旦旦“苏维埃是自己的政权,誓死也要保卫苏维埃”,他们把家里仅剩的几斗米拿给红军战士吃、仅有的一双鞋拿给红军战士穿,他们踊跃参军参战、积极发展生产、支持革命战争、建设苏维埃政权,从而有力地促进了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据统计,土地革命时期,仅赣南苏区50万青壮年中就有30万人参加革命,其中10万人献出了年轻生命。红军长征时,有一支由中央苏区人民组成的担架队,他们跟随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到长征结束时,他们绝大多数再也没能回到故乡。多少位母亲,多少个妻子,多少份牵挂,多少滴泪水,都化作了他们血染的风采。原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干部江善忠,在一次战斗中打完最后一粒子弹,用鲜血在衬衫上写下“死到阴间不反水,保护共产党万万年”,然后纵身跳岩、壮烈牺牲。

“衙斋卧闻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令,一枝一叶总关情。”视民如亲,是判别一个官吏、一个政要人品官德的重要标准;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成败的根本因素。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毛泽东在1934年曾经讲过:“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面临的环境条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变,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性质没有变,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干部纠“四风”、转作风、鼓实劲、干实事,想群众之所盼,急群众之所难,帮群众之所需,“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落地生根、遍地开花,使人民群众看到了党风回归和民族希望。但是,仍有一些党员干部没有树牢“来自人民、为了人民”思想,群众观点淡薄,对待群众冷漠,听不进群众意见,看不到群众疾苦,搞坏了干群关系,破坏了党的形象。如有的高高在上、不接地气,坐在车里下基层,隔着玻璃察民情,听到的都是好的,看到的都是假的,摸到的都是虚的,决定的都是错的;有的为官避事、消极怠工,在“当官不容易,干事有风险”、“不求有大功,但求不出事”等错误观念驱使下,“当天和尚撞天钟”,“占着茅坑不拉屎”,遇到矛盾绕道走,揣着聪明装糊涂,上级文件下发了迟迟没有反应,项目经费下拨了迟迟不见行动,公家再急的事也不会头上不冒汗,群众再难的事也不会放在心上,老百姓气愤地称之为“占坑”干部、“扯淡”官员;还有的徇私枉法、压榨百姓,他们利用手中权力钻政策的空子、挖国家的墙角,搜刮民脂民膏,谋取不义之财,经营所谓“一家两制”:老子做官搞政治、儿子经商搞经济,等等。这些为政作风和为官作派,与人民公仆格格不入,与从严治党大相径庭,对党风政风极具杀伤力。如若任其发展蔓延,就会失掉党同人民群众同舟共济“压舱石”,就会葬送党和国家的千秋大业。

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群众是兴邦强国的真正英雄。邓小平说过,只要你关系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同群众一块吃苦,任何问题都容易解决,任何困难都容易克服。面对新形势新考验,习近平曾告诫全党同志:“必须做到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怀着强烈的忧民、爱民、为民、惠民之心,察民情、接地气,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各级干部一定要弄清楚,站稳人民立场关系到党能否长期执政,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必须用战略眼光来审视、用政治思维来考量;一定要始终牢记,不论我们党面临的形势任务怎么变,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思想路线不能变,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脑中;一定要有强化看齐意识,向党中央和习总书记看齐,严人先严己、严下先严上,纠“四风”先拿自己“开刀”,转作风先从自身做起,自觉把“苏区干部好作风”作为一面镜子,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人民立场”贯彻到具体工作之中,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奋斗着人民的奋斗,实实在在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习总书记的公仆情怀,就是“苏区干部好作风”的生动诠释,就是各级干部应有的高风亮节。“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面向未来,路遥道险,只要各级干部永远站在人民立场上,不忘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不渝地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我们就能为改革发展聚集民意资源,就能为实现中国梦汇集磅礴力量。

三、大力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撸起袖克难攻坚

知难而进,百折不挠,在艰难中求生,在挫折中奋进,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也是共产党人的鲜明特质。中国共产党满怀“国家救危、民族救亡”初心而建立,党的辉煌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改天换地的革命史、顶天立地的建设史、惊天动地的改革开放史。90多年来,我们党正是在不断克服各种困难、战胜各种挑战中,才日益发展壮大、成熟坚强,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引路人”和“主心骨”;才更加自信地掌舵“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一名外国学者说过:“一个可以修筑长城的民族,是没有任何困难克服不了的。”在苏区干部身上,就充分显现了不怕困难、愈挫愈勇的民族精神。那时正处在战争年代,经济基础相当薄弱,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国民党对苏区实施政治上打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围剿,中国革命处在极其艰难困苦的境地。危机关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带领苏区党员干部、红军官兵和人民群众,展开了一场保卫中央苏区、扩大胜利成果的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没有枪、没有弹,就从敌人手里夺。每次战斗打响,红军干部都是率领士兵冒着呼啸的子弹冲向敌阵地,不曾犹豫,不曾畏惧,不曾反顾,即使倒下也保持着冲锋姿势。没有吃、没有穿,就自力更生干。为了突破敌人经济封锁,苏维埃中央政府组织广大军民进行生产自救活动,上至主席、副主席,下至村代表主任,都同群众一样参加生产劳动,春耕秋收,建厂办学,无所不能。在各种革命任务和风险挑战面前,各级干部模范带头、以身作则。如苏区干部“十带头”,即政治学习带头、军事训练带头、执行勤务带头、参军参战带头、遵纪守法带头、购买公债带头、节省粮食带头、优待红属带头、发展生产带头、移风易俗带头,就是“苏区干部好作风”最有力的实证。再如1934年3月13日,《红色中华》发出“为四个月节省八十万元而斗争”的号召后,陈云、邓颖超等同志当即决定,从我做起“每天节省二两米,一年不领新衣服”。苏区群众都说,种种困难遇到共产党人,它们就只好退却,真是“高山也要低头,河水也要让路”啊!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革命战争年代那种生与死、血与火的洗礼少了,但错综复杂的形势和繁重艰巨的任务同样是严峻考验。我们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机遇期,任务更艰巨,矛盾更复杂,斗争更尖锐,前进道路上还会遇到许多新的“娄山关”、“腊子口”,遇到这样那样的暗礁险滩,必须做好“鼓满风帆迎大潮”的思想准备和能力准备。邓小平说过:“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涉及的面很广,涉及一大批人的利益,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一定会遇到重重障碍。”如果没有勇往直前的信念、胆识和冲劲,就难以突破改革发展的重重障碍,就难以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和严峻局面。因此,必须大力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闯关夺隘、克难攻坚,推动各项事业继续迈上新台阶。

“夫战,勇气也。”推动改革、加快发展,打的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必须拿出战斗精神、拼出顽强意志,只有具备“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巨大勇气,拿出“杀出一条血路”、“闯出一片天地”的宏伟气魄,才能开辟改革新路径、抵达发展新境地。当下,少数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与职责使命要求相去甚远。有的思想不刻苦、作风不艰苦、工作怕吃苦,会上讲得头头是道,提出口号一套一套,但到具体落实时浮浮漂漂、不出实招,缺少“聚精会神抓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的韧劲;有的工于谋人而不谋事,忙于谋私而不谋公,见到好事往前冲,遇到困难往后缩,根本看不出是改革“引路人”、群众“带头人”,缺少“拉弓没有回头箭、改革关头勇者胜”的拼劲;有的光想站在聚光灯下、舞台中央,不想深入基层、多接地气,缺少“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的紧迫感和“委之以任、是之有期,受之以命、当有所为”的责任感,等等。国无精神不兴,人无精神不立。我们只有把自己的精神状态调整到临战状态,敢于担当,闯关夺隘,坚定不移干,勇往直前冲,才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共产党的干部,身上打有“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烙印,必须做到为官不能避事、在位就要作为,必须坚定“改革前路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信念,发扬“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精神,发扬“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抗震救灾、扶贫攻坚精神,克服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懈怠情绪和信心不足、萎靡不振的颓废情绪,倡导夙兴夜寐、激情工作的风尚,坚守“使命高于天、责任重于山”的忠诚秉性,坚持“闯”字当头,“干”字当先的工作激情,切实在从严从实上着力、在干事创业上作为。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习近平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撸起袖子加油干,就是告诉我们“决胜全面小康,如爬坡过坎,需负重前行、锲而不舍;推动创新发展,如中流击水,需鼓满风帆、全力奋楫”。撸起袖子加油干,就是提醒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培固“功成不必在我任”大局胸怀,攥紧“接力棒”专心跑好属于自己这一程,重政绩而奋发有为,求政绩而剔除私心。撸起袖子加油干,就是要求我们把责任扛在肩上、任务抓在手上、勇毅铆在心上,一日三省不忘来意,笃行如初善作善成,真正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干出成效、干成实绩、干好事业,在真抓实干中不断提升把关定向、驾驭全局的能力,提高调查研究、科学决策的能力,提高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的能力,提高盯紧末端、精准落实的能力,既大有作为地跑出“最先一公里”,又坚持不懈地打通“最后一公里”,做克难攻坚的“爆破手”,当推动发展的“实干家”。

四、大力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经受住清廉考验

艰苦奋斗、克己奉公,永远保持清廉朴素的政治本色,是“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厚重底色。当年,苏区干部没有薪金,只有少许伙食费,就连一日三餐、粗食果腹也很难保证。纵然如此,绝大多数同志还坚持每月节省一点伙食费,用以剃头、洗澡和缴纳党费。为了支援革命战争,很多干部自带粮食去办公。当时,苏维埃中央机关还发文规定,铅笔要省着用,浆糊要自己造,绝对不开客饭,不占群众便宜等。实际上,苏区干部掌握着苏维埃政府的各项权力,为了防止产生官僚、腐化、贪污等现象,中央在加强干部廉政教育同时,建立了财政管理、行使权力、民主监督等制度,并说到做到、狠抓落实,使得苏维埃政府成为“空前的真正的廉洁政府”。那时,刘少奇就曾主持过中央苏区惩腐行动,揪出多名贪腐干部,形成了强大惩贪肃纪震慑力。如中央造币厂干部肖伦海,吃老百姓酒菜不付钱,还贪污公款千余元,最终被苏维埃临时最高法庭判处有期徒刑8年。群众高兴地说:共产党法纪严明,一定能得天下。苏区干部不但工作带头,在廉洁自律上也处处身正为范。比如,苏区时期实行“星期六义务劳动日”制度,各级干部积极响应、踊跃参加,他们进工厂、入田间、种庄稼、挖水渠,帮助群众发展生产,深入农户解决困难。又如,兴国县古林村消费合作社,是共产党员李奎应等3人创办的,他们白手起家、辛勤经营,有时冒险生命危险在封锁线上搞交易,半年为乡苏维埃政府盈利600余元,为了奖励他们,乡政府决定给他们每人每月发3元工资,被断然拒绝。“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谋之;利在一时勿谋也,利在万世者谋之。”正是苏区干部一以贯之地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大公无私、艰苦朴素,才深得了老百姓爱戴、创造了第一等工作。

革命战争年代,保持清廉朴素是赢得人民、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今天,弘扬清廉朴素作风是我们党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的重要保证。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危险就是失去民心,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腐败变质。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摆在面前且回避不了的严肃政治课题。“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前些年,由于受不良思潮影响,加上管党治党失之以宽、失之以软,一些党员干部把为人民服务宗旨抛到了九霄云外,淡化党性修养,思想腐化堕落,贪图享乐安逸,严重脱离群众,以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像周永康、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谷俊山、王建平等高官,依仗权势、胡作非为,贪赃枉法、祸国殃军,完全丧失了党性,彻底泯灭了德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一批贪官污吏受到党纪国法惩处,不敢腐的震慑作用得到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党风为之一新,民心为之一振。但是,必须看到反腐败是一场长期斗争,我们面临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管党治党上既有老问题又有新问题,“四风”等顽症既有隐形变异现象又有反弹回潮可能,必须保持警钟长鸣、久久为功。习近平同志站在党和国家前途命运高度,用“打铁需得自身硬”来形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极的端重要性,他再三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并严肃指出: “我们要以顽强的意志品质,坚持零容忍的态度不变,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让腐败分子在党内没有任何藏身之地” 、“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3亿人民,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帐、人心向背的帐”。习总书记这些重要指示,无异于对党内腐败现象和潜在苗头隐患大呵一声、猛击一掌。对此,我们都要有正确认识和清醒头脑,坚定不移地把从严治党引向深入,驰而不息地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坚决打赢反腐倡廉这场输不起也不能输的生死之战。

“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经受住清廉考验,必须保持安然清贫的心态。对于党员干部来讲,保持清贫心态就是一种高尚品格。只有挺得起品格、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才能稳得住心神、经得住诱惑、管得好自己。自古以来,好官皆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建功业、得人心。“清贫、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这是对方志敏烈士清贫品格的浓缩;“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这是对焦裕禄公而忘私的写照。守住清贫而不动衷于富有,遏制欲火而不坠入欲壑,应该是每个党员干部的殷鉴良师。反观那些因贪欲膨胀、利令智昏而滑进犯罪深渊的官员,仕途平台轰然倒塌,人身自由瞬间失去,让人触目惊心,教训极为深刻。“当官发财两条路,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这是习近平对党员干部的提醒、提醒、再提醒。《党章》明确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也就是说选择当共产党的干部,就意味着选择了为党工作、为人民操劳、为民族振兴大业担当,就不能心浮气躁、欲火中烧,就不能背离初心、不识去途,就必须始终保持平民意识、平常心态、平实作风,常思贪欲之害,常鸣晨钟暮鼓,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修身慎行、怀德自重、心无旁鹜、清廉自守。

经受住清廉考验,还必须慎用手中权力。雨果有言:“世间没有一种无约束的权力,也没有一种无臣仆的尊荣。”权力是把“双刃剑”,用之得当可以为民造福、成就功业,如果“剑走偏锋”就会祸及社稷、伤及自己,甚至招来灭顶之灾。对于共产党人来讲,到底是向权看、向利看,还是向责看、向义看,不同的价值追求,演绎出不同的人生结局。带病治沙的焦裕禄、魂归高原的孔繁森、秉法除恶的任长霞、心系群众的谷文昌,他们对人民心中有敬,对事业心中有责,对权力心中有畏,活着时克己奉公、心无愧疚,去世后光彩依旧、常为人念。这既是信仰的魅力、人格的魅力,也是敬畏法度的魅力、慎用公权的魅力。相反,那些心中无法、身不守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为官者,他们在众目睽睽之下满嘴理想信念,而在阴沟暗道里却满面狰狞龌龊;他们对党和人民利益漠不关心,而为了攫取私利却绞尽脑汁;他们在“圈子”利益面前用权肆虐猖狂,而在道德原则面前却败得丢盔弃甲,直至把自己推上了正义的审判台、钉牢在历史的耻辱柱。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这既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对领导干部的关系爱护。历史告诉我们,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失去监督的干部容易出现问题。习近平强调:“要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在依法用权、正确用权、干净用权中保持廉洁,在守纪律、讲规矩、重名节中做到自律。”作为党员干部,一定要牢记手中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为党干事、为民谋利;一定要在心中划出一条“楚河汉界”,使权与利截然分离、公与私断然分明。切不可把公权当“私器”飞扬跋扈、自行其是,切不可违反法律法规“乱作为”和不遵守公权运作规程“擅作为”,始终保持“位高而忧”、“权重而忧”的危机感,看待权力充满敬畏,面对权力如履薄冰,使用权力循规蹈矩,在谋事看法条、决策讲程序、办事守规矩、用权知边界中砥砺法治思维,在为党和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上交出合格答卷。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苏区干部好作风”,作为党的历史积淀和光辉传承,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涵养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琼浆玉液。今天,我们大力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更能渲染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情怀,激发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力量,确保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奋进的时代,需要振奋精神再出发;伟大的事业,需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锻造新时代“苏区干部好作风”永远在路上!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检察长高保京、副巡视员谭永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