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有目共睹,近两年我国高铁正在以其迅猛的发展之势掀起一场席卷全球的速度革命。这不仅归功于高铁研发团队对高铁研发提供的技术支持,更离不开各地政府以及人民群众对高铁建设的大力支持。尤其在李克强总理高铁外交的推动作用之下,我国高铁在世界范围内得以全方位推销。高铁也顺理成章地被誉为又一张展现中国形象的靓丽名片,并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目光。
8月17日,我国最北高寒高铁——哈齐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是我国目前最北端的、纬度最高的高寒高速铁路。其250公里/小时的设计运行时速将两地之间的时空距离缩短为85分钟。这样的时速相对于设计时速380公里/小时的京沪高铁显然“慢了半拍”,但是哈齐高铁能在如此苛刻的自然环境之下顺利开通运营已是奇迹。
业内专家认为:哈齐高铁的建设难度可与青藏铁路相提并论。据报道:哈齐高铁整条线路的61.7%都是桥梁,因此施工队伍要克服高寒地区冬季短时间内桥梁建设的难题;极度严寒的运行条件对动车组的各系统零部件的材质也有着极高的要求,为确保动车组在零下40℃的严寒地区安全运行,铁路部门对CRH5A型动车组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19项耐寒改造。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自然环境相对复杂,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制约了高铁的建设和发展。即便如此,我国却是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我国拥有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我国建成了世界上单条里程最长的高铁——京广高铁……每一条世界之最的诞生都在向世界展示中国高铁的又一次新突破,每一次新的突破也是中国高铁将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历史见证。“高寒高铁”的开通不仅仅让中国高铁网向北延伸了279公里,对整个世界来说,高铁又向着未知的领域前进了一大步。
事实证明,中国高铁是经得住考验的“钢铁之师”,能在一马平川的平原上极速奔驰,也经得起长途跋涉的;受得了酷暑,也定耐得住严寒。此刻,它就像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的受阅部队一样等待着世界目光的检阅。(李兆花 林远忠)
(责任编辑: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