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双拥’主题宣传片,加强烈士纪念设施美化及宣传。在车站、广场等公共场所和主要街道、交通要道设置固定的宣传牌和宣传橱窗;在旅游景点、停车场、医院和公交车等人流相对集中地方设立军人优先、军人从优、军人免费标志。乡镇、社区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大型集会活动时机,先后组织开展40余场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双拥’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县军民的国防观念、‘双拥’意识和‘双拥’社会氛围。”
财政再难也要促“双拥”
2013年以前,温泉县全县年财政收入不足一亿元。对于财政资金不能自足的边境县来说,温泉县依然先后投入991.5余万元、划拨土地35亩,助力驻军部队进行营房建设和训练场地建设,抓好人武部办公条件改善、基层民兵营部建设、县武警中队和消防大队正规化、信息化建设、军营图书室援建、军嫂再就业培训和重点优抚对象解困等一系列实事,大力支持部队建设,为部队和军人军属解除后顾之忧。
“没有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多年来,温泉县严格落实上级有关部门拥军优属各项政策法规,优抚对象抚恤补助、医疗保障、住房保障、生活保障及义务兵家庭优待、退役士兵安置等一系列政策规定均得到有效落实。一直以来,符合安置条件的退役士兵均得到安置,安置率100%。4年来,安置退役士兵52人,无遗留问题。
把真情献给最可爱的人
伍中友是温泉县军粮供应站站长,他向部队承诺手机24小时开机,保证随叫随到随供应。有时深更半夜只要一个电话,他都要为部队开仓装粮,部队伙食单位官兵亲切地称他是“勤务兵”。每逢“八一”建军节,他都要到驻军慰问,同时发放《军粮供应征求意见卡》。伍中友说:“我是一名党员,军供站又是‘双拥’工作的窗口,我是给部队供军粮的,军粮供应无小事!”
温泉县教育局思政室主任谈璐在平时工作中经常与共建部队联系,了解连队的需求和战士的困难,并利用走访慰问时机尽可能协调解决,受到连队官兵们的称赞。谈璐说:“战士们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国防事业,为他们排忧解难我们义不容辞。”她还在全县教育系统积极营造拥军优属的浓郁氛围。通过开展网上祭英烈、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国防教育电影、举办国防教育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制作拥军爱民环保手工艺品等形式,逐步增强师生们的国防意识。
素有“卡政府”之称的卡昝河边防站,离温泉县县城近百公里,驻地附近牧民经常为草场发生纠纷,卡昝河边防站主动,为牧民调解矛盾,平息纠纷。尽管卡昝河边防站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每一茬官兵都主动承担起“政府”角色,为当地牧民的民族团结和邻里和谐发挥重要作用。
25岁的军医张惠超2013年毕业后来到卡昝河边防连,一直传承连队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积极为牧区各族群众排忧解难。生活中,牧民之间出现小矛盾,他就主动帮助协调解决。他还经常走进牧区宣传党的惠民政策,讲解祖国发展大好形势,坚定牧民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融洽了牧民与连队之间的关系。由于防区气候恶劣,时常有狂风、冰雹、大雪等灾害,每逢牧民遇到灾害时,他都会和战友们全力救助。平时牧民有个头痛脑热,他就把药送上门。两年多来,他共巡诊120多次,为牧民看病、检查身体360余人次。张惠超说:“为防区牧民排忧解难是我的职责,我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主动靠上去,像对待亲人一样关怀帮助他们。”
“双拥”促发展,“双拥”见真情。“双拥”工作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密切了温泉县的军民关系。“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边境小城的部队官兵来了一茬又一茬、走了一批又一批,但拥政爱民的接力棒一路传递下去,开出了鲜艳的军民团结之花,结出了丰硕喜人的“双拥”之果。
(责任编辑: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