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记者 张建霞 通讯员 刘亚) 8月13日上午,记者来到镇江市京口区宗泽路上的一个废旧厂房,只见地上种植着红薯、黄豆、丝瓜等各种蔬菜。“这就是我们新建的全民健身中心。”京口区文体局体育部主任蒋莉说,记者这才发现,院子中间一栋两层楼大厂房下面,挂着一块崭新的“京口区全民健身中心”的牌子。
走上二楼,来到羽毛球馆里,十几对选手正在打你进我退,扬臂,前躬,捉对厮杀。“平时整天开车不运动,想锻练又找不到地方,自从有了这个球馆,我们一有空就来打球。”来自镇江市公交公司的驾驶员田景和仲诚说。
“这个羽毛球馆1900平方米,有14个球场,周一到周五,上午收费5块钱一个人,下午10块钱一个人,晚上每场每小时35元。”教练杨振介绍,除节假日外,白天基本上能满足,但一到晚上每天都要排队,这么热的天也不例外。
“城市体育消费群体结构正在分化变化,老年人主要集中在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小区健身广场和广场舞,中青年人比较喜爱球类运动。”蒋莉介绍,京口区处于镇江东部城区,除原有的镇江市老体育馆处,辖区没有一处较大的球类广场,葛东军等人大代表曾多次建议,新建文体场所,满足群众文体消费需求。今年初,京口纸业有限公司退城进区后,区文体局5万元购买该公司这栋厂房二楼6000平方米一年的使用权,对外招标,引进社会资本,目前已建成篮球、羽毛球、足球、2家兵乓球馆等5家场馆,辐射象山街道和四牌楼街道近11万人。一看有“钱景”,京口纸业有限公司最近又拿出方案,准备与文体局合作,通过招商引资,新增室内高尔夫、网球、棋类、跆拳道,包括电子竞技等场馆,将这处35亩地的厂房全部改造成文体活动中心。
“老城区经济发展很充分,但文体设施滞后,现在‘补课’,钱再多也找不到地。”京口区文体局局长赵晓文说,这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盘活老厂房,建设市民健身中心,为老城区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体消费需求,趟出了一条新路,目前正在全区“复制”。 江山名州一个1800平方米的闲置仓储地,恒美小学附近一个1000多平方的空地,将分别建成室外羽毛球场和笼式足球场,还有二三个项目正在洽谈之中。
听到隔壁不断传来嘭嘭嘭的篮球声,记者走近一看,20多个年轻人正在场上奔跑跳跃,丝毫不惧外面30多度的高温。教练詹光辉有点较劲地介绍,这里6个球场,1个训练场,上午15元/人,下午半场220元,晚上半场二个半小时260元,全场二个半小时500元,虽然价格比隔壁羽毛球馆高,但人气还是比他们旺,每天下午都来100多人,晚上天天爆棚,不预订就要排队“候补”。
(责任编辑: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