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年,我市充分利用社区这个平台,发挥社区身处基层,贴近百姓的优势,开启了“岗位拥军”新格局,在遍布全市城乡的社区中设置“拥军协理员”岗位,培养一支专门从事双拥工作的社区干部队伍,作为公益岗位的一个组成部分,为社区军属、烈属、驻军部队及各类优抚对象提供服务,协调全社区拥军优属工作,关怀照顾社区军烈属和各类优抚对象,协助落实各项优抚政策。
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开展“岗位拥军”工作的指导意见》、《社区岗位拥军系列服务方案》等文件,提出了岗位拥军工作10大类88项服务内容,将社区涉军人员的服务贯穿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使拥军工作走上了科学化、制度化、并且更加富于基层和民间色彩的“星光大道”。
为将“岗位拥军”落到实处,全市各个社区都成立了拥军工作站,并建立健全双拥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真正做到了“你有所需,我就有所供;你有所供,我就有所应”,营造了浓厚的拥军爱民氛围。
前锋社区工作人员付思尧告诉记者,社区在落实“岗位拥军”工作的基础上,还积极创新,开辟了“军嫂关爱室”,热情接待从五湖四海而来的军嫂们,结合劳动保障就业信息的发布,为她们提供合适的岗位,并根据个人需要,开展岗前培训,提升军嫂们的就业竞争力,增强她们的归属感,以解官兵们的后顾之忧。
北郊社区在开展双拥工作中,建立健全了“五卡”、“十簿册”和涉军人员十大类88项重点服务内容,并在办公大厅设置“拥军服务岗”窗口。同时,还成立了帮扶服务队、生活服务队、维修服务队、文艺服务队、健康服务队、关怀服务队这六个志愿者服务小分队,每个队都有专门的拥军工作人员负责,切实为涉军人员排忧解难,让他们感受到浓厚的拥军情。
社区退伍老兵王富说:“社区对我们退伍军人都特别好,无论是居民,还是社区领导都挺关心我们,平时总来问有没有啥事需要帮忙解决的。前阵子端午节他们还来了,给拿的鸡蛋,还在我家包粽子,特别好。”
都说四平是一座英雄之城,老一辈在这里播撒下了革命解放的火种,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在这块热土上生根。现如今,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这种光荣传统在不断根生蒂固、开花结果。(摘录于2015年8月11日《四平日报》)
(责任编辑: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