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苏区老区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搭建平台 优化环境 青川县全力构建“众创新时空”

2015-08-10 14:00:15来源:中国网双拥中国
“众创新时空”是青川县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由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特别打造的一档引导舆论导向的新闻节目。

本网讯(柳桂华 邢宇环)日前,青川有线电视台开设了一档新栏目——“众创新时空”,该栏目专门报道大学生或农民工回乡创业、带头致富的典型人物,记录他们的创业历程和先进事迹,宣传中央、省、市关于激励创业创新的系列政策。这是青川县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由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局特别打造的一档引导舆论导向的新闻节目。也是青川县委支持鼓励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积极创新创业、投身家乡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今年以来,青川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改革发展政策,特别出台了引导大学生和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县政府还专门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奖励基金500万元;县委县政府还电门出台了鼓励发展电子商务的文件,对搭建平台、税收优惠、要素保障、奖励措施都做了一一的规定;县经济商务、工商、公安、税务、宣传等部门也相继出台了系列措施,鼓励、宣传、引导大学生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县上在大学生和农民工创业的门槛设置和办证手续上也给了许多简化和优惠;与此同时,县上还要求各级各部门强化一站式服务,为大学生或农民工回乡创业提供了尽可能的便利条件和优质服务。

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吸引了一大批大学生返乡创业,一批以前在外地打工、已完成了原始积累的农民工也纷纷回乡办企业,参与家乡经济发展。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的大学生赵海伶回乡办起了海伶山珍公司,现已成为“全球十大网商”和2014年度全国“三农”人物;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后又在澳大利亚留学归来的青川女儿王淑娟,在青川建起了中蜂养殖基地,发展蜂蜜产业,并在县委县政府和阿里巴巴集团的支持下,发展电子商务,去年,王淑娟受阿里巴巴集团之邀,去美国纽约为阿里巴巴上市敲钟,成为为马云的公司在纽交所上市的8个敲钟人之一。目前王淑娟又建起了阿里巴巴“青川特色馆”,在网上专门销售青川的木耳、香菇、茶叶、核桃等土特产。在赵海伶、王淑娟两位回乡女孩的带领下,青川已有30多个大学生回乡发展电子商务,去年,该县电子商务销售收入逾千万元。

与此同时,一批在外地打工的农民工也纷纷回到青川创业致富,成为青川农业增收致富的带头人。

青川县青溪镇的黄春贵,以前一直在广东打工,致富项目:种植羊肚菌。这是大山里的一种菌,因为酷似羊肚被人们叫做羊肚菌,在四川广元一斤干的野生羊肚菌售价600-1000元左右。黄春贵靠承包工程每年收入二三十万,眼看工程致富经食用菌栽培视频:自以为想到独门生意之后。致富人物:四川青川县的黄春贵,致富项目:种植羊肚菌。这是大山里的一种菌,因为酷似羊肚被人们叫做羊肚菌,在四川广元一斤干的野生羊肚菌售价600-1000元左右。黄春贵靠承包工程每年收入二三十万,眼看工程难做,钱难要,他决心重新找条出路,2009年他自认为发现了一个独门商机。黄春贵看上了羊肚菌,可是真正做起来,他才知道,早就有人种羊肚菌,却几乎没人赚到钱,可在四年后,他种植的羊肚菌年销售额超千万,还带动200多农户种植羊肚菌。成为青川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黄春贵跨行成功创业的事迹,中央电视台作了专题报道。今年4月,中央7台还专门以黄春贵致富为题,作了一期《致富经》:标题就叫“致富人物黄春贵,自以为想到独门生意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财富真相呢?”

青川县乔庄镇青年王勇多年在外经商,早已成为一个实力雄厚的老板。去年,他看好家乡的优势资源、优良环境和优惠政策,毅然回到家乡,在孔溪小企业园办起了青川县自然资源开发公司,公司占地1200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1000万元,流动资金400万元,无形资产5000余万元,年创产值1500万元的非公有制经济。公司下设自然资源研究所、食用菌种厂、蕨根粉条厂、农副产品加工厂、山珍餐厅、山珍招待所。拥有“天元”、“创新”、“常春”3个注册商标,一个条形码。该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利税分别以28%、32%、25%的速度递增,创造了连续二十七年无亏损的历史纪录,成为省内绿色食品企业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王勇的公司主要生产产品:蕨根粉(精粉、粉条、粉丝)、食用菌(种);经营黑木耳、香菇、竹荪、天麻、银耳等食(药)用菌;薇菜、蕨菜、黄花等山野菜;天然核桃果及各类礼品套盒。其产品质量上乘、规格齐全、包装精美、价格适中,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部分产品出口日本及东南亚地区。产品荣获国际、国、部(省)、市优质奖达30多项,深受广大用户和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公司主要加工经营蘑芋面条,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

左德军是青川县木鱼镇的返乡农民工,去年他到姚渡镇租地250亩,投资100多万元建起了“亿丰农林现代农业园区”,并任董事长。 “亿丰农林现代农业园区”主要种植草莓、西瓜和大棚蔬菜,日前,记者来到他的农业园区,一排排大棚整齐规范,大棚内辣椒、茄子、西红柿等各种蔬菜郁郁葱葱,长势茁壮。紫紫的茄子、长长的辣椒、红红的番茄挂满枝头,整个园区硕果满园,一片丰收的景象。左德军和妻子正在园区里忙前忙后。

左德军告诉记者:今年春季,园区里的草莓喜获丰收。许多在青川旅游的游客来地里现场采摘,他的草莓是“巧克力”品牌,又红又大、香甜可口,且绿色生态。产品上市后,深受消费者青睐,产品供不应求,每单斤卖价都在20元。仅草莓一项,左德军就实现收入100多万元。左德军预计今年园区总收入可达300多万元,在去年基础上翻一番。

姚渡镇青年农民王兴强,在家乡姚渡镇办起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现在有社员户120多户。据该合作社社长王兴强介绍:“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主要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带领和引导群众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现在每年可发展袋料木耳、香菇等800多万袋,每年带动合作社社员人均增收大1000余元。

青川县房石镇里河村阳山社青年杨飞,以前一直在广州打工。2013年回乡创业,在房石镇建起了“同富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成功养殖肉牛800头,已出售400头,现存栏400头。实现产值800万元,已带动当地8户农民发展起了肉牛养殖业。

房石镇党委书记赵如东告诉记者:在房石镇,象杨飞这样的返乡创业的青年有12个,有的发展食用菌、有的在种植药材,都发展的很好。带动农户增收效果也很好。

青川县委副书记、县长刘自强告诉记者:目前,在青川,“支持创业,鼓励创新”已成为全县各级个部门的共识,“创业光荣,包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已经形成。“活力源于创新,财富起于创业”的理念深入人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已然形成。

(责任编辑: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