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强基础 旅游唱大戏
青川县木鱼镇白龙湖幸福岛现代农业园区生机勃勃
本网讯:盛夏时节,记者一走进木鱼镇幸福村,这里新房林立,瓜果飘香,湖畔绿树倒影,湖中鱼儿欢跳。镇里镇外,湖光山色,生态精致。这里干群团结一心,凝心聚力谋发展,百姓的幸福荡漾在脸上,一派生机勃勃、文明和谐的新景象。
木鱼镇位于青川县东部,地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白龙湖区域,西邻县城乔庄20公里,东距广元108公里,省道105线、兰海高速穿境而过,下辖两个社区三个村,总人口10000余人。正在建设的“青川县白龙湖幸福岛现代农业园区”涉及木鱼和沙洲两个镇。其中木鱼镇一村(文武村)、一居(曙光社区),共13社3000余人,园区面积5000余亩。
在白龙湖幸福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木鱼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农业强基础、旅游唱大戏”的理念,依托白龙湖自然资源优势,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着力打造“幸福美丽新村的升级版”,实现“南来北往休闲渡假,湖光山色幸福渔家”的“幸福”目标。
立足三个先行 夯实园区建设基础
木鱼镇立足规划先行、基础先行、产业先行,努力夯实现代农业园区的基础。一是规划先行。早在2013年,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走村入户调研、走访、征求意见、召开会议等形式,立足园区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突出“显山露水、透绿秀村”,高起点规划了白龙湖幸福岛现代农业园区。二是基础先行。一是突出交通建设优先。2014年6月份开工,仅用5个月时间完成了赵家湾至乌山岭5公里道路加宽路基工程,使园区道路由原来不足4米扩宽到6米,破解了交通制约瓶颈。二是突出土地整理优先。在文武村吴家湾、乌山岭整理规范农田400余亩,为园区产业布局奠定了基础。三是产业先行。该镇通过组建农村土地专业合作社,流转经营土地200亩,建设了高标准油橄榄采穗圃。按照果蔬套种模式,栽植果树340余亩2万株,蔬菜300余亩,解决农民短、中期收入问题。与此同时,该镇科技管护油橄榄4000亩,解决农民长期增收问题。此外,木鱼镇还以点示范,打造星级农家乐5家。
居住在白龙湖畔的木鱼镇幸福村的马文斌、刘红书夫妇,去年投资近百万元建起了两楼一底的小洋楼,开启了具有青川民俗特色的“农家乐”,生意红红火火。“农家乐”的女主人刘红书告诉记者:她们平均每天都要接待三、四批客人。收入还挺可观。预计今年可获纯收入20余万元。据木鱼镇党委书记梁志林介绍,马文斌、刘红书夫妇很会做生意,客人对他们家的条件和优质服务都很满意。
创新三项机制 激发园区建设活力
“活力源于创新”。木鱼镇因地制宜先后创新了土地流转和经营、投入机制,为加快园区建设注入了能量,增添了活力。
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木鱼镇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土地流转程序。成立了木鱼镇、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建立土地流转平台,采用合作开发、反租倒包、土地入股等形式,确保农民利益,依法流转土地两处300余亩,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创造了条件。
创新经营机制。为增强园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能力,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实现园区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目前,园区内已有1家市级龙头企业(蜀北橄榄油公司)、2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乐、共利合作社)参与投资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带动农户1000余户。
创新投入机制。一是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重点建设基础设施。二是广泛激发民间资金的投入力度,着力推动产业发展和服务设施完善。三是转变农民理念,采取土地入股方式,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
木鱼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柳桂珍感慨地说 :我们的园区建设,进一步说明,改革创新是一切工作不竭动力的源泉。
建成三种模式 提升园区建设品位
对于即将建成的白龙湖幸福岛现代农业园区。木鱼镇党委书记梁志林踌躇满志,信心百倍。他说在白龙湖幸福岛现代农业园区园区,我们将着力演绎三种模式:一是“休闲观光”模式。白龙湖幸福岛现代农业园区园区建成后,沿白龙湖边游步道,春观桃李争芳斗艳;夏品果蔬瓜果飘香;秋赏菊花漫山遍野;冬看湖水烟波浩渺。二是“生态体验”模式。园区建成后,既可在湖边垂钓,体验渔民生活,也可深入园区采摘果蔬,体验农民生活;既可住进简欧式民居,体验水乡生活,也可入住乡村酒店,体验乡村星级服务。三是“旅游度假”模式。园区建成后,以“生日主题广场”为载体,着力彰显 “福寿”文化,既可参加别开生面的“九九长寿”生日宴会,欣赏“寿”字百余种的不同写法,又可品尝本地特有的黄酒,感受“黄酒文化”的无穷魅力。
在木鱼镇,在青川白龙湖幸福岛现代农业园区,记者已然看到了屹立在青山绿水间的“幸福美丽新村”。(柳桂华 邢宇环)
(责任编辑: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