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岁末,元旦春节临近,“红包”又开始热了起来。小孩子盼着大人的压岁钱、职工都希望老板多发年终奖。“红包”原本是代表的一种祝福和好运,重在形式,不在于包内的实质。它作为中国传统的社交礼仪,只是亲友间礼尚往来的一种形式。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让“红包”的内涵变了味,利用它搞起了权钱交易,严重腐蚀了党员干部的心灵,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让传递浓浓人情的“红包”礼金,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
从纪检监察部门查处的案件看,绝大多数领导干部的落马都与“红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借生日、乔迁等大摆宴席,借机敛财,不但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了污点,也传播了铺张浪费、奢靡享乐的不良风气。有的利用职务之便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给党的形象抹黑。
要彻底防止“红包腐败”,一方面要注重制度建设,真正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让公权在阳光下进行,减少权力寻租的空间;另一方面就是加大打击力度,露头就打,绝不手软,达到震慑目的。党员干部要从自身做起,做到洁身自好,摆正心态,拒收无理之“红包”,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才能不断净化党风政风,才会让“红包”真正回归情谊,回归简朴。(中共青川县委组织部 李静)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