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又是年末岁尾,各种年度考核接踵而至,为了迎接好年终考核,一些基层干部开始突击“进补”,网上借鉴,凭经验、靠估计,认为只要把档案做“漂亮”就行,特别是平时不注重积累的基层干部,临时抱佛脚,集中时间加班搞突击,假档案一大堆,不能体现工作实际,甚至还有一些单位主要领导还对检查组亲自安排部署、迎风接驾,认为年度考核就是查文件、听汇报、看材料,把检查组的同志接待好就行,考核无非是走走过场。笔者认为,考核是对工作的检查评定,目的是为了推动工作、检验成效、造福群众,没有考核这个过程这个标准,部分领导思想上就会松懈,觉得抓好抓坏一个样,工作成效就难以保证,这对真能干事、干出成绩的单位来说也不公平。考核同时也要实现它的价值性,让考核真正发挥作用,挽总一年的工作,让今年的工作优点继续发扬,不足在来年有所更进。但为了应付检查的考核,或者考核只限于资料做的好坏,便失去考核本质意义。因此,只有让考核实现回归,才能让考核真正有意义。
要让考核实现本质意义,首先让考核变得科学化,简单化。开展工作考评,不光要明查基层干部,除了看资料搞座谈听汇报,还得多听听群众的意见,让群众当考官,把考核做成一项“民心工程”,看服务群众是否到位,看群众的真实感受和切身体会,这样的检查再好不过,群众鼓掌欢迎。比如农村党建工作搞得好不好,深入群众看群众其次是变单独考核为系统考核。要认真梳理考核类别,对内容相近、关联度强的考核尽量合并进行,避免检查数目繁多,让基层迎检应接不暇的尴尬局面。(中共青川县委组织部 周静)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