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政法视窗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基层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心中有民”

2015-12-14 16:57:11来源:中国网双拥中国
杨善洲曾说过:“我只是在尽一名党员的职责,只要活着,我就有义务和责任帮群众办实事。

导读:杨善洲曾说过:“我只是在尽一名党员的职责,只要活着,我就有义务和责任帮群众办实事。实在干不动了,只好把林场交还给国家,但这不是说我就退休了,有我力所能及的事,我还是要接着帮老百姓办,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这句话是党员干部“心中有民”的最好诠释。

心中有民,勿忘初心。

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民”思想是党的根本宗旨、执政理念、道德规范、行动指南的有机统一和集中体现。理想信念是基层党员干部思想上的钙,钙质足才能骨头硬,骨头硬才能经得起大风大浪。要自觉强化党性修养,始终做到在党为民、在党忧民、在党富民。尊重人民群众的主导地位。基层党员干部要当好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言人”,说话、办事都要为民着想,始终站在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要把惠民政策装到村民的“口袋”里,认真较真、公平公正地抓好政策落实。

心中有民,担当务实。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这本身就是中共在执政中务实的具体体现。通过这些务实措施,直面解决与辉煌成就而伴生的脱离群众、贪污腐败、贫富不均、公平正义缺失等重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想。落在“务实”上,不仅契合此次教育活动的主题,也抓住了形式主义问题的要害。“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老百姓最重“实打实”,最烦“客里空”。在社会深刻复杂转型的今天,出实招、不搞形式,才能在实干兴邦中,“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

心中有民。清正廉洁。

清廉是一种品行、一种信念、一种气质、一种力量。正如方志敏在《清贫》一文中所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要达到为民这一目的,就必须要有清廉这种品行、信念、气质、力量作保障。中央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剑锋直指奢靡之风等不良风气。崇尚节约,艰苦朴素,是为政清廉的题中应有之义。因为,唯其清廉,可抵挡物欲横流,可练就百毒不侵,可树立端方形象,可吸引万众归心。(赵冬花 供稿)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