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近日,一篇《别让刷票坏了评选》(见人民日报11月15日),引起笔者强烈共鸣。笔者认为,取消网络刷票、纯正评选风气应该摆上议事日程了。
正如该篇文章所言,网络投票如果不能克服技术上的缺陷,任凭刷票、重复投票等作弊方式狂奔,评选就可能变成人脉和运作能力的较量。这种违背初衷的评选,看似提升了“民主参与”的含量,实际却不公平。应该说,网络投票如此之弊端网民懂的、投票人懂的,有关组织者更是懂的。这就让人不可理喻:明明知道问题所在,却不想办法解决或终止这种做法,反而越来越多、层出不穷的评选(准确说是“竞选”)如法炮制、无一例外地跟风跟随。特别是全行业系统、全省全市范围“全”字号评选,什么评风景、评建筑、评美食、评工作成果、评最佳创意、评先进模范等等名目繁多的评选,组织者滚动式宣传动员、网友们不知疲倦地刷票、不遗余力地串联,俨然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运动”。可结果真就客观公正公允吗?显然,掌握网络技术的、组织给力的、人脉较广的,自然在刷票上占据优势;反之,那些不懂网络技术的(农村就很多)、支持力量有限的、人脉圈子狭窄的、活动能力较弱的,自然不是对手,结果可想而知。曾经某县发文动员全县手机、互联网用户利用短信、网站为该县某位干部参选全市“杰出青年”投票,结果这位干部如愿以偿,以远远高出其他竞争对手的支持票斩获殊荣。可是没过两年,有关部门查出这个干部曾经严重违纪违法,被依法判决。网络投票决出的“最美”干部原来却是为人不齿的贪污分子,这难道不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吗。网络刷票究竟隐去了多少真相、强奸了多少民意、造成了多大不公、滋生了多少歪风,决不可以不管不顾哦、熟视无睹。
网络刷票给人平添烦恼、造成人际关系异化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在有关组织、有关人员的授意下,网友们纷纷向亲戚朋友、熟人同事甚至不太熟不相干的人拉票,并委托他们向各自的圈子拓展。不投吧,情面上过不去;投吧,实在无聊无趣。要么有时太忙忘了投票,感到歉意;要么一天总想着投票、关键时刻守着电脑投票,好端端一个人为票所困、为票所累、为票痴狂。
既然网络刷票于事不公平、于人不待见,于纯正党风政风、教化引领民风有危害、相违背,何不紧急刹车、戛然而止?(青川县委组织部 王生伟)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