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政法视窗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第一书记”既要放下架子也要沉下身子

2015-11-30 11:43:02来源:中国网双拥中国
对于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贫困地区发展,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网讯:向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和贫困村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是中央总结基层长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决定,对于新时期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贫困地区发展,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作为组织上派来的“第一书记”,如何才能尽快融入基层,得到老百姓的认可?笔者认为,关键要适应好自身角色,放下架子待人,沉下身子谋事。

实实在在的讲,作为一名在农村工作的第一书记,打交道的是农民,要想广泛地接触农民,了解农民的生活情况和生存状态,知道他们最想知道什么,最需要解决什么和最盼望得到什么,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放下官架子,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但实际上,有的干部下基层总不忘端着架子,讲大话、说套话,官腔官气十足,对群众说话板起面孔,做事不亲历亲为,总是动嘴不动手。久而久之基层干部群众便不买账。

笔者认为,第一书记到村任职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要接地气,走进百姓家中,走进田间地头,虚心向百姓求教,只有这样,群众才会信任你,才肯讲真话,才能真正掌握人民群众的所急、所需、所想、所盼,目标清晰的开展工作。所以“第一书记”必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摒弃机关作风,放下官架子,认认真真当回“农民”。

放下架子,沉下身子,就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第一书记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住农家、下农田、同劳动、共生活,参加会议、走访群众,体察民生、帮贫扶困,在工作中培养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在干事中加深对农村工作的认识;始终心无旁骛、踏踏实实,始终牢记使命、尽职尽责,始终为群众致富、村子发展倾心竭力、出谋划策,杜绝“镀金”、“跳板”心态,排除“畏难”、“怕苦”情绪,一心一意、专心致志,用心干出几件群众称道、组织认可的实事、好事,用真情实绩赢得群众信赖。

古语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路线政策对不对,发展方向偏不偏,群众最有发言权。笔者希望,每一名“第一书记”都能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踏踏实实履职,努力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惊喜,推动基层工作上新台阶。(王 勇)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