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认知认同 注重示范引导
本网讯( 邢宇环)青川县认真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文明新风行动为抓手,全力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探索一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路径,切实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据道义制高点,真正让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市民中入脑入心,深耕厚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精神上的“钙”。如何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补足人们精神上的“钙”呢?青川县是这样做的。
——着力增强认知认同。努力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的价值追求。一是增强理性认同。充分发挥社科理论、新闻媒体、精神文化产品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深入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要求,引导人们牢牢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深刻理解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二是增强情感认同。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小故事阐发大道理,引导人们常修善德、常怀善念、常做善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感染力。三是增强道义认同。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善于运用各种传播手段,旗帜鲜明地弘扬真善美、贬斥假丑恶,切实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据道义制高点,唱响昂扬向上的正气歌。
青川县针对人流密集的交通主干线、繁华商业区、重点旅游景区等区域,该县加强公益广告宣传,在县主要商业街、各乡镇交通要道布置近百处块户外标语宣传、10多处电子显示屏每天滚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街头巷尾随处可见。运用灯谜等传统文化元素,举办形式多样的灯谜活动,以生动形式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张贴一批“图说价值观”张贴画,在公共场所宣传,传递社会正能量。
——努力注重示范引导。旗帜鲜明地宣传先进典型,大张旗鼓地开展学习英雄模范人物活动。通过组织学习、座谈、演讲、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旅游、请英雄模范做报告等多种形式,让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广为传颂,把英雄模范的崇高思想作为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先进、净化心灵的宝贵资源,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为人们树立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标杆。
——不断推动实践养成。青川县注重营造氛围,积极占领学校、街巷、网络这三大“阵地”,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市民日常生活全过程,真正把核心价值观做到入脑入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是深化“雷锋家乡学雷锋”活动。青川着力在常态化、制度化、全员化上下功夫,丰富学习内容,提升活动层次,广泛开展志愿服务、“讲文明树新风”等系列主题活动,努力把学雷锋活动变成人们的行为养成和生活方式。二是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切实抓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等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礼节礼仪教育与优秀文化传统普及活动,积极培育公民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三是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充分发挥青川在弘扬优良革命传统方面的资源优势,挖掘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纪念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同时,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丰富陈列展示内容,提高开放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青川对全县中小学校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教力度,提出明确要求:做到进学校、进讲堂、进头脑,在校园实现“处处可见、人人知晓”。
——切实完善制度建设。青川县委政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三个层面的“转化”:一是着力转化为政策措施。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落实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项政策措施中。二是着力转化为法律规范。结合“法治青川”、“平安青川”建设,把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县、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中,用法规权威来规范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结合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工作学习,进一步细化完善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范等规章制度,用健全的法规体系来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三是着力转化为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制定实施评价考核办法,切实在日常管理中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引导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做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今年5月,青川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摄影协会在广元廊桥举办了“生态青川.美丽家园”摄影展。与此同时,唐家河国际级自然保护区、白龙湖管理局、县住建局、卫计局、扶贫移民局等单位也举办了一系列反应青川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改革业绩、发展成就、城乡巨变等摄影展,大大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充分调动了大家干事创业的激情。广大干部职工积极适应性常态,投身改革,拼搏进取,锐意创新。
基层文明创建工作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青川县在基层文明创建工作中,注重通过一系列载体和开展活动,将文明创建工作抓细、抓实、抓牢,有力推动价值观落地生根。
仅今年上半年,该县就印发《青川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着眼落小落细落实,开办道德讲堂180场次,开展先进事迹报告会20余场;全县各村(社区)建立了“青川好人榜”;与县纪委、组织部、公安局建立了违反交通法规抄告制度,截止目前,已抄告违法对象11各。全县共推出省级“道德模范”,“四川好人”,市级“美德少年”等先进典型3人;36个“家长学校”全面建成,全省首个未成年人校外活动中心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逐步完善;童心向党歌咏比赛在全国文明网展播,乡村学校少年宫专题片在四川妇幼频道展播;今年1至6月,该县县共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120场次,受益人口达8000余人次,制作悬挂刊播公益广告、宣传标语等共3000余条,“梦娃”系列视频得到进一步推广。
青川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马健告诉记者:今年,青川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1个,申报2015创建各级文明单位51个。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