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结束之后,干部的作风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干群关系也日渐亲密。虽然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圆满收官,但并不意味着群众路线的结束,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为民服务的理念也会更加得深入人心。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干部坐办公室的时间少了,深入基层的时间多了,老百姓不用“跋山涉水”赶到政府放映各项民生问题,干部上门“办公”,干部怀揣着“民情日记”走访“千家万户”。
活动结束之后,不少干部的“民情日记”停留在活动圆满收官的那一天,这或多或少令老百姓感到失望,干部深入基层,走访群众绝不是作秀,绝不是只是群众路线活动的“衍生物”。“民情日记”是党群、干群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平台,有利于干部了解民情、体察民意,是干部转变作风、密切干群关系、为民排忧解难的有效途径和载体。“民情日记”应该是每一位干部自己给自己布置的家庭作业,无论节假日,只要是人民群众的事,我们都应该记入我们的“民情日记”中,“民情日记”不可荒废。
“民情日记”不可荒废。广大干部看待“民情日记”的态度,应该是自觉自愿的,不要当成是党和国家留下的“家庭作业”,不要当成是老百姓留下的“难题”,它是记录广大干部每天工作的“日记本”,也是记录干部谋事创业心路历程的“心得体会本”,更是记录老百姓生活困难、生产难题的“问题本”。
“日记本”可用省自己。要做人民好干部,就要做到每天三省,省思想,省行为,省作为。省思想有没有偏差,省行为有没有违规违纪行为存在,省作为有没有脱离群众;“心得体会本”既可思考自己当前工作方法用得对不对,工作效率高不高,工作成效好不好,也可为日后出现类似问题时寻求解决办法提供有利依据;“问题本”可用来时刻提醒广大干部要把“百姓之所急,百姓之所需”放在工作首位,坚持问题导向,寻求做好的解决办法,对症下药,深入基层一线狠抓落实。
解决百姓之疾苦,全面推进工作落实是践行三严三实的最终落脚点,所以“民情日记”不可荒废。坚持记“民情日记”,就是坚持写工作日记、写心得体会、建立问题清单,在解决老百姓问题中不断完善干部作风,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广元市朝天区委组织部 刘均强)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