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刘宗利 通讯员 纪世聪)年轻朝气,谈吐爽朗,富有感召力, 31岁的年轻监管民警程质彬,给人的第一感觉更像是个邻家“大哥哥”。“我希望每个“艾滋病”在押人员都能收获满满的暖意。”作为福建石狮市看守所唯一一个主管“艾滋病”集中关押监室的民警,程质彬每天都要与艾滋病在押人员“零距离”接触,教育感化他们。
从克服恐惧开始
2008年7月,福州大学毕业的程质彬分配到了石狮市看守所,成为了一名普通的监管民警。凭借自身的朝气和激情,勤奋努力的他,很快当上了管教中队的副中队长。2014年5月,石狮市看守所在泉州市监管系统首个建设“艾滋病在押人员”集中关押监室,他主动请缨,毅然挑起了管“艾”的重担。
初次面对“艾感”人员,程质彬也和常人一样,有过恐惧。每次进监室,程质彬都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虽然教育谈话、安排工作都认真细致,然而,效果不明显。“艾感”人员似乎并不领他的“情”,各种违规、争吵事件屡屡发生。一次,一名“艾感”人员对他说,“程干部,你整天穿着‘盔甲’找我们谈话,分明是恐惧害怕,我们感到别扭。”一句话,让程质彬陷入了“反省”。
“‘艾感’人员具有极强的排斥心理,如果让他们感觉被民警嫌弃,就很难管理和教育。”要想拉近与“艾感”人员的距离,就要从克服恐惧开始。程质彬大胆做出了一个决定,“脱掉‘防护服’。”从此,只要进入到“艾感”监室,他都不穿防护服,也不戴口罩和手套,唯一的防护就是保证监室门打开……
真情帮教赢和谐
“艾感”人员是看守所最难“管”的一类特殊人群,思想压力、仇视心理、对抗情绪常常交织在一起,甚至带有明显地攻击性,给管教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危险。“只有把每位‘艾感’人员教育感化好了,才是对监管民警安全和监所安全的最好保障。”程质彬说。
42岁的莫某辉,因抢劫、盗窃和贩毒被羁押。这位艾滋病在押人员曾扬言:“谁要敢管我,我就咬谁!”程质彬不但没被吓倒,反而处处关心他。针对莫某辉皮包骨似的身体建议看守所给他开小灶,提供炒肉、炒鸡蛋、牛奶以及营养麦片给他补充营养。几个月下来,莫某辉身体胖了不少。有一次,他与同监室的“艾感”人员发生冲突,程质彬及时赶到,将他们拉开,还用纸巾捂住莫某辉的鼻子,浑然不顾被传染的危险。莫某辉一下惊呆了:“我家人都做不到。”那一刻,莫某辉冰冷的心融化了……过后,他时常对其他的在押人员说:“家里人都害怕我们这种人,唯独程干部把我们当亲人,我们再不悔改,就真不是人了。”
“‘艾滋病’人也是人,作为一名人民警察,我不能放弃他们。”
为了更好地教育感化“艾感”在押人员,他积极探索并总结出了“管理+防治+疏导+保障”的管教机制,实现了“艾感”人员的可防、可管、可控。此外,他还想了许多办法,自制课件,定期在“艾感”监室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并进行心理魔法壶、HTP疗法等互动活动,对他们进行心灵抚慰及减卸压力。
如今,一年多过去了,“艾感”监室管理井井有条,对抗管教的情况不复存在。作为一名优秀监管民警,程质彬用实际行动赢得了“艾感”人员的尊重和信任,换来了监所的平安和谐。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