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双拥中国讯 导读:从2015年到2017年3年时间,我省将有6万名干部接受扶贫开发培训。日前,《2015-2017年四川省贫困地区干部和扶贫干部培训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出台,将确保我省在3年内培养造就一支能够切实担当扶贫攻坚历史重任的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四川在线,2015-10-19)
《2015-2017年四川省贫困地区干部和扶贫干部培训规划》的出台彰显了四川决胜扶贫攻坚的态度和决心,在干部培训中做到开门办学,在学以致用中提升干部个人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从《规划》看,6万名干部接受扶贫开发培训,此次参训对象包括贫困地区干部和扶贫干部。作为贫困地区的干部,对群众的贫困现状感同身受,迫切需要改变现状的本领,作为扶贫干部,也需要通过培训提升扶贫的本领。那么在培训中,干部怎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既要做好学生还要当好参谋。决战决胜扶贫攻坚、实现同步全面小康,关键在干部,支撑在人才。培训要求“四大片区”市县党政班子成员、贫困乡村干部、扶贫干部,一个也不落下。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干部,如若单纯依靠所谓的工作经验来应对新形势下的工作,难免会出现“本领恐慌”,作为培训的主体,既要通过培训充分吸收省内外知名高校加强干部推进精准扶贫的专业化能力培训,通过观摩学习、实地考察等方式开阔视野、学习借鉴成功经验。也要在交流研讨中主动参与,抛出难题,寻求解决之道,积极建言献策,共解难题。改变传统培训“灌输式”的封闭课堂教学模式,综合运用讨论、案例、模拟、体验及下基层巡回培训等教学方法,以“点单”形式供培训主体选择,让一线领导和干部即做学生又当参谋,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既要学有所思还要学以致用。培训的目的旨在让干部通过勤学、真学、善学,提升助推扶贫攻坚的能力,反思工作中的不足,把握好 “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大关口,在决战扶贫攻坚中,带着问题带着经验到第一线去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上,把身心投到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相信通过培训,广大干部将以精湛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推动贫困村实现脱贫致富和全面小康的“双重跨越”中建功立业。 (徐美玲 供稿)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