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政法视窗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加快苍溪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2015-10-19 14:14:22来源:中国网·双拥中国
作为我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经济,在推动县域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中国网·双拥中国讯 作为我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经济,在推动县域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进一步理清民企发展思路,破解民企发展难题,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对加快“美丽苍溪,幸福家园”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和服务质量,主动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积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助推我县民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主要特点是:

(一)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据统计,2014年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59.89亿元,增长11.3%,占GDP的比重57.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56.3%,拉动GDP增长6.3个百分点。截至目前,全县工商登记民营企业户数达2151户,个体工商户24971户。全县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2.5万户,从业人员达4.8万人,占全社会非农业从业人员的37.5%。民营经济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占有举足轻重地位。

(二)产业结构渐趋合理,内在质量明显提高。随着大企业培育、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和“小巨人”计划的深入实施,个体私营经济由原来传统三产为主正向信息、咨询、物流、网购、旅游、医疗卫生、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2014年,全县民营经济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8.3亿元、35.7亿元、15.9亿元,同比增长5.3%、12.7%、11.6%。新培育规上企业7户,新增10亿元以上企业1户、亿元企业2户,漓山猕猴桃挂面、梁公子猕猴桃饮料获“四川省名牌产品”称号。截至目前,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5家、规上工业企业44家、商贸流通企业62家。

(三)民间投资日趋活跃,税收贡献明显增强。随着民间投资准入领域改革和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工业、商务、金融、房地产、生态旅游等领域成为民间投资热点。投资20.1亿元的中国西部眼镜产业园项目和投资20亿元的梨乡水韵苍溪水上生态旅游区项目启动建设,苍溪国际商贸城、美好广场等重大项目正在加快推进,钰环江南、帝景豪庭、广明如意城等房地产项目强力入驻。新引进投资1.8亿元的华朴红心猕猴桃采后处理中心及精深加工项目即将建成投产。回乡创业者罗洪投资1亿元建设黄猫垭现代农业观光园,已建成特色产业园2000亩。成功引进凤凰、银泰两家小贷公司,每年为实体经济融资2亿元以上。2014年,实现民间投资40亿元,对投资增长贡献率达53%;实现税收2.1亿元,占全县税收总收入的70%。

(四)园区平台不断拓展,承载能力明显提升。按照“一区五园”规划布局,成功创建了省级经济开发区,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平台。2014年,紫云工业园新增扩面800亩,园区管网、路灯等配套加快建设,新建标准厂房9600平方米。天然气工业园新增扩面160亩,园区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到位。元坝小微企业孵化园扩面50亩,完成1.6公里园区道路硬化以及3公里电网改造。截至目前,工业园区建成区面积达2平方公里,完成基础设施投资4.68亿元,实施工业项目41个。

(五)发展环境更加优化,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工业园区企业(项目)准入退出管理办法》。清理了45个单位的行政审批事项,加大治乱减负力度,规范涉企收费行为,实行“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政务公开等制度,畅通民营经济发展绿色通道。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县财政预算中每年安排不少于500万元的创业资金。充分发挥股权出质登记、动产抵押登记、拍卖监管等职能,为银企搭建对接平台,为企业融资5.4亿元。定期组织企业家参加全省“企业家大讲堂”以及“职业经理人”的培训,有力的促进了企业经营者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民营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招商引资企业难。受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和严格控制BT融资项目等政策影响,社会投资信心不足,等待观望现象突出,招商引资工作形势严峻。如,土地价格调整前,我县工业用地最低价为6.4万元/亩,调整后工业用地基准地价达20.13万元/亩,企业投入成本较高,导致企业招引难度较大。

(二)民营企业融资难。一方面,企业自身实力弱小、固定资产有限,前期投入、技改扩能、发展壮大都急需金融支持;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对企业发展信心不足,信贷投放更加谨慎,信贷门槛高,融资成本高。如,个别企业融资综合成本高达20%,佰能生物质发电项目、兴食尚猕猴桃加工项目等项目因贷款难推进较慢。

(三)企业自主创新难。多数民营企业为资源型企业,仅依靠资源实施简单再生产,企业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较低,缺乏对资源和产业的深加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企业少。如,工业上,农产品粗加工比重还较大,叫的响的优势产业集群和产品品牌还较少;商务上,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业态企业才刚刚起步,发展还相对不足。

(四)企业行政审批难。据统计,还有60%的审批部门,窗口接件、回单位办件,审批程序多、周期长、重复审批,互为前置、吃拿卡要和“股长经济”现象还较为突出,导致企业办事难、项目审批难。如,个别审批部门搞权力寻租,违规指定中介机构,违规搭卖玻璃、钢筋、水泥。

三、几点建议

(一)着力推动全民创业。大力营造人人争做全民创业的参与者、服务者、支持者和推动者的创业氛围,鼓励大中专毕业生、下岗职工、转业军人等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优惠政策自主创业,特别注意引导苍溪籍企业家和在外务工成功人士回乡创业置业,带动群众致富。进一步整合全社会职业教育资源,加强创业培训,结合培训对象特点,重点开展创业意识培训、创业能力培训、创业实训、创业项目指导和企业经营管理培训等,激发创业者的创业热情,强化创业意识,全面提高创业能力和水平。健全创业培训与创业政策支持、小额担保贷款、创业服务、市场拓展等相结合的工作体系,用好用足创业资金,提高创业成功率和成活率,吸引广大城乡居民大胆创业。

(二)着力抓好外引内培。充分发挥我县比较优势,抢抓产业转接机遇,借助旅外企业家联合会,大力开展项目推介,提升他们的关注度,增强他们的投资信心,积极促成他们来苍考察和投资兴业。立足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筛选一批成效好、竞争力强的民营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力争做大做强。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引导民营企业加强配套协作,由分散经营向专业化分工协作转变,着力打造一批民营强企。积极加快紫云工业园区、天然气工业园区和元坝小微企业孵化园,及时向民营企业提供行业和地区分布方面的指导信息,使“小、散、多”的民营企业逐渐联合起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产业链,推动民营经济向集约化方向发展。力争到2017年,全县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达到55家,其中销售收入达10亿元以上达到5家。

(三)着力支持转型升级。积极稳妥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民营企业通过相互参股、职工持股、引进外资等多种形式,建立多元和开放的产权结构。尽快组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鼓励具有一定规模和条件的民营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开展自主创新,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型中小民营企业发展,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产品,不断提升民营经济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品牌塑造,着力培育一批在全国、全省叫得响的知名品牌,提升企业知名度。力争到2017年,新创建中国驰名商标1件、四川省著名商标10件、四川省著名品牌3个。

(四)着力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规范和公开审批流程,缩短办理时限,探索“大企业直通车”、重点项目“绿色通道”以及民营小微企业“简易程序”等服务举措,大力推进部门并联审批、网上审批,积极推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效率。认真落实中央、省、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加大对民营企业水、电、气等要素保障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干扰和破坏民营经济经营的违法犯罪行为,每年集中开展一次民营企业周边社会治安专项治理,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大力整顿中介服务市场秩序,严肃查处中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积极宣传发展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每年表彰奖励一批诚信守法、社会贡献大的优秀民营企业家、优秀民营企业和优秀个体工商户,切实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黄绍刚)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