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组织保障 落实工作经费
中国网·双拥中国讯 (柳桂华 邢宇环)青川县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推动各级工会等群团组织不断提升引领力、凝聚力、服务力、创新力,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建设“生态青川,美丽家园”凝聚强大力量。
青川县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毗邻陕、甘两省,幅员面积3216平方公里,辖36个乡镇、268个行政村,25万人。青川县属国家生态功能区,森林覆盖率达71.8%,是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农业产业化基地示范县、全国最具魅力生态旅游县、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
截至目前,青川县有工会组织640个,会员4.7万人。有青少年5.58万人,团组织1449个,共青团员2.69万人。有妇女11.5万人,残疾人1.84万人,科技工作者80名。
青川县委站在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充分认识抓好群团组织的重大意义,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群团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把政治性作为灵魂、先进性作为保证、群众性作为根本,推动群团组织更好发挥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真正成为党执政基础的重要支撑。
青川县委真正做到了思想上重视、领导上加强、工作上支持、政策上保障,促进群团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县委、县政府分别明确了1名领导分管、联系群众工作,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每年专题研究群团工作,及时解决群团组织办公地点、人员配备、经费预算等具体困难和问题。二是强化制度保障。去年,青川县出台了《青川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的意见》(青委[2014]71号),对群团工作进行周密部署。建立政府与群团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具体解决群团组织反映的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通过联席会议将劳模疗养、县城环卫工人体检费用等纳入了县财政预算,解决财政资金21万元。县委组织部出台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由乡镇党委副书记分管群团工作,副乡镇长担任团委书记,将党建带“群建”纳入了党建工作目标考核,落实党建带群建工作各项措施。9个乡镇、7个系统工会工作委员会主任为实职副科级领导,基础工会90%以上由同级副职兼职,均进入了单位领导班子。三是落实经费保障。落实工会经费、残疾人保证金财政代扣、地税代征制度。财政代扣工会经费在现有基础上每年增长10%,代扣比例增至16%,财政代扣残疾人保证金今年增长比例达21.3%;落实地税代征经费政策,严格按2%的比例代征工会经费,按规定比例代征残保金。按照所辖地区青少年、妇女人口总数,以每人每年不少于1元的标准安排共青团、妇联专项工作经费,纳入县本级财政预算。以人均0.5元预算科普经费。县财政为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拨付3万元启动资金,每年预算2万元工作经费用于保障中心顺利运行。
近年来,青川县委确立了“以人为本、生态立县、绿色崛起、富民强县”的发展思路,坚持“基础先行、三产联动、城乡统筹、改革引领、法治助推、党建保障”的发展举措,努力把青川建设成为“生态旅游目的地、生态经济先行区、生态文明示范县”和“生态青川、美丽家园”的目标,青川县团委、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固树立“大群团”理念,组织带领广大团员、青少年、妇女,投身改革发展,开展了一系列富民惠民活动,全县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青川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县委要求各级群团组织要全面落实“三性”要求,推动青川群团工作在新起点上创新发展。一要提升引领力,切实履行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最大限度把群众凝聚在党的周围。二要提升凝聚力,团结凝聚最广大群众为建设美丽新青川贡献智慧和力量。各级工会要引导广大职工弘扬劳模精神、唱响劳动光荣,引导群众在改革发展稳定一线积极建功立业。三要提升服务力,切实履行联系服务群众的基本职责,满腔热情服务群众,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四要提升创新力,以自我革新的勇气推动群团工作与时俱进,创新群团工作组织设置,改进群团组织的组织构成,创新群团工作机制,拓展群团组织社会职能。
青川县委书记罗云强调:全县各级党委切实强化管好用好群团组织的责任意识,把群团工作纳入党委全局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加强和改进对群团工作的领导,为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要把群团干部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选关心群众、懂群众、爱群众的人来当群团干部,着力打造高素质的群团干部队伍。各群团组织要增强主业意识和主动精神,找准职能定位,认真履职尽责,使群团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努力提升群团工作科学化水平。
青川团县委书记吴丹表示:要进一步发挥团组织的作用,带领全县青少年努力适应新常态,积极投身改革,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主动作为,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勇于担当,在发挥自身特长上务实创新,努力为推进青川“三大目标”建设做贡献。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