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政法视窗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莫让公共资源饱了私心伤了民心

2015-09-23 13:39:20来源:中国网·双拥中国
据报道,某地几名社区干部到某小区开动员会,准备创建文明和谐小区。

中国网·双拥中国讯 据报道,某地几名社区干部到某小区开动员会,准备创建文明和谐小区。然而大多数居民反映冷淡,会议没开起来。原来,小区的部分公共绿地被少数居民铲除改成停车坪,然后各锁一个,占为己有,其余居民只好在小区外付费停车。此问题长期没有解决,大家极为愤慨,临了社区干部对此也是闪烁其词,居民们失望至极。

居民的不通泰、不配合情有可原。众所周知,公共绿地是公共资源,理应人人有份、家家享有,不能擅自改变用途,更不能肆意据为私有。而干部们不能维护大多数群众利益,不能纠正不良习气,又怎能得到大多数群众的支持?

在农村,一些人无偿或“象征性”支付费用占有集体林地、滩涂以及公共设施牟取私利的现象也不乏少见。这些人中既有强横的“土豪村霸”,也有少许村组干部,还有些为“官商”“官匪”式联盟。因为实力悬殊,老百姓对此敢怒而不敢言,有关部门也因不知情况无法处理。殊不知,这已成为农村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老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敢不敢”“能不能”“愿不愿”维护大多数群众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检验干部宗旨意识强不强、工作作风实不实、能力水平行不行的重要标尺。 要做“好干部”就要敢于向歪风邪气“亮剑”、敢于向不良行为“说不”。

只有公共资源不变“公”的本色,群众才会喜形于色,社会也才增添亮色。(王生伟)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