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马丰)2014年5月30日的早晨,当江油市太平镇服刑人员林巧巧(化名),走出云南省第三女子监狱大门的时候,夏日的阳光照亮了高墙外多彩的世界,此前在狱中曾无数次描摹的自由而幸福的生活画面,在林巧巧脑海中频频闪现,但忽一刻,那种自卑的茫然的愁绪骤然袭上心来,有一个冷冷的声音再次自问:“你是一名罪犯,家人会接受你吗?周围的邻居、朋友会怎么看你?以后该怎么存……..”
林巧巧的担心很快成为现实。婆婆的冷眼,丈夫的侮辱欺凌和暴力伤害。但是,林巧巧又十分庆幸自己,自从回来的那一天起,她心里就有江油市司法局太平司法所这个“不在编”却不能离的家。是这个严肃却人情味儿十足的集体,在她孤独无助的时候给她正确切实的指引,在她孤立无援的时候给她温暖和力量。他们讲社区服刑规定,讲司法所监管的人文关怀,讲有难就帮,讲绝不放弃和重新做人。就这样,林巧巧在假释回归社会的短短十二个月时间里,走出心理阴霾,树立顽强生活信心,成为周边群众夸奖的能人巧妇,成为自食其力,自信十足的小老板。
2006年8月18日,林巧巧被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以运输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服刑期间,她积极表现获得四次减刑,实际执行刑期八年四个月,后依据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予以假释,自2014年5月30日在江油市太平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管理。
刚走出女子监狱的林巧巧与社会的严重脱节,亲生孩子恐惧她、不亲近她,邻里的异样眼光,和各种社会舆论压力让她精神备受煎熬。“在我最无助最彷徨的时候,太平司法所的同志帮助了我。”林巧巧说。 刚刚接受监管时,太平司法所最担心她思想和心理上出问题。每个月集中教育后进行思想汇报时,工作人员都要与她进行单独沟通,帮助她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帮助她明白作为合法公民的法律权利和义务,教会她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并不定期打电话询问工作和生活状况,给予司法所力所能及的帮助和鼓励,做到在监督管理的同时做好教育工作。
林巧巧刚出狱,没有身份证明,一时找不到工作。婆婆看不惯她,要身无分文的她交生活费。丈夫动辄无端的责骂、凌辱和家暴,还公开带着一个女人经常出入家门,林巧巧诚意请求丈夫,放下过去,不记前嫌一起开始新的生活。“你一个劳改犯有啥资格提出这样的要求。”狠心的丈夫不仅拳脚相加,甚至还提出与她离婚。一系列的打击让林巧巧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甚至还想到过轻生。当司法所工作人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找到她的丈夫,多次来到她家耐心做思想工作,指出他的行为错误,劝其停止家暴侵害,坚决维护林巧巧的合法权益。司法所工作人员的真心帮助,让林巧巧重拾生活勇气和对生命的希望。
去年11月,林巧巧在母亲和妹妹的帮助下,筹资开办了一家美容瘦身加盟店,她起早贪黑用心打理,当月即实现盈利,现在已成为收益不菲的实体店老板。林巧巧骄傲的说:“我现在经营着自己开的小店,花自己挣的钱,能很好的养活自己,合理合法,心里踏实多了。”林巧巧表示,自己虽然以前犯过错,可是我改正了便与其他人一样,再也不会觉得低人一等,生活有底气了,以前别人看不起我,现在他们对我的评价也变了,说“这个女人真能干!”如今,自信美丽的林巧巧不愿再面对丈夫的凌辱,在司法所的帮助下办理了离婚手续。
日前,她对前去看望的江油市司法局局长杨明文说:“我不能辜负政府的用心和希望,要远离罪恶和那些不讲道德良知的人和事,遵纪守法,凭勤劳智慧,创造全新的生活,实现自己的幸福生活梦”。在实施监管教育和帮扶过程中,江油市司法局和太平司法所的同志,始终做到监管到心,帮扶到根,鼓励林巧巧走出自卑,大胆创业,走向独立。 (江法宣)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