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遵照执行。(7月29日,人民网)
《规定》明确了干部下的6种渠道,增加了5种问责情形,规范了工作程序,建立了工作责任制,是做好新时期干部工作的重要遵循。
在大多数人包括很多干部心目中,国家公职人员只要工作不出现大的失误,作风上不犯错误,不触及党纪国法红线,一般不会被向下调整。长此以往,一些干部思想倦怠、不求上进、服务不到位却没有被调整,一些干部工作积极、追求上进却得不到重用,归根究底还是能上不能下的机制导致的。现出台的《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十分及时也十分必要。
《规定》让干部时刻自念“紧箍咒”。“能上能下”的规定出台,就像一个警钟时刻在干部的耳边敲响,能激发起干部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彻底关闭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大门。能让所有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自觉做到随时随地严格要求自己,倒逼干部在工作中主动作为,遇事动真格、下真功、见实效,做到每一件工作落实到位,力争最好。
《规定》让干部着力提升自身素质。《规定》明确指出下的渠道除常规到龄免职(退休)、任期届满离任外,还包括问责处理、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健康原因调整和违纪违法免职。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在加强自身素质上下功夫,不仅要拥有工作能力和掌握工作方法,还要有健康的体魄。相信各级领导干部通过学习、锻炼、认真干事一定能够汲取新知识,提高对各项事务的处理和管理能力,提升整个干部队伍的素质,更好的为群众服务。
《规定》让优秀干部成长进步有路。“能上能下”的规定出台给众多默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数十年如一日的优秀干部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相当于给优秀干部作出承诺,优秀的一定会上,不符合条件的即使上了也会下,这就激励着这些优秀干部更加努力更加踏实的工作,也为干部队伍选人用人的风清气正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
当然,制度再好,关键要看落实。我们希望《规定》能够真正让干部该上则下,该下必下,打造出一支高素质、高品质的干部队伍为国家早日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侯琴 供稿)
(责任编辑: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