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讯(马丰 杨岚)弱势群体的法治意识和维权能力较弱,在合法权益受侵害时,进行自我维权较为艰难。绵阳市司法局司法鉴定机构通过落实“完善两个机制、推行两项服务、建立两个通道、落实两项责任”的八条措施,为弱势群体服务。
一是完善快速结案机制,建立简易案件快速鉴定通道。对案情简单、证据充分的鉴定案件,应在1小时内受理、五个工作日内办结,出具鉴定文书。对涉及社会维稳问题和重大民生问题的鉴定案件以及诉讼时效临近届满的案件,要做到特事特办。要求鉴定机构所办法医类鉴定案件,不超过法定期限二分之一时限的结案率高于60%。
二是完善扶困帮贫办案机制,免费为受工伤的农民工提供工伤伤残鉴定的鉴定援助活动。对城镇下岗职工的鉴定事项,在法定收费标准的基础上,减收20%的费用。对其他法律援助案件受援人申请人身伤残鉴定,鉴定机构应优先受理、缓收费用、后补法律援助手续,不得因无钱缴纳鉴定费而将其拒之门外。
三是推行预约上门办案服务,各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要提高服务意识,对于辖区内行动困难的老、病、残当事人实行预约上门办案服务。
四是推行预约假日办案服务,提倡司法鉴定机构开通并向社会公布全年365天24小时服务热线电话,接受因特殊情况需要及时办案的当事人的办案申请。
五是建立疑案“会诊”通道,对于投诉和重鉴中所涉及的重大、疑难案件,由协会组织专家会诊、讨论,确保鉴定结论优质。
六是建立投诉“监督”通道,对于投诉中发现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存在的过错和问题,及时发出《整改建议书》,监督整改,并对违纪违法行为及时立案查处。
七是落实“阳光作业”责任,绵阳市各司法鉴定机构必须上墙公示司法鉴定许可证、司法鉴定人简介、职业道德规范、业务范围及收费标准、鉴定流程、投诉举报电话等内容,实现鉴定作业阳光化。
八是落实信访投诉首问责任制,首位接待当事人投诉的相关人员,应负责协调投诉受理工作,确保按程序启动投诉处理程序并回复投诉人。
据了解,该市司法鉴定机构1-7月免费接受群众咨询1957件、办理鉴定案件3426件、法律援助358件,减免费用达8万余元。
(责任编辑: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