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又是用电高峰,河南省郑州市怡景花园(又名君悦城小区)2039户业主却因为小区数年来一直使用临时用电,导致频频拉闸限电而烦恼不断。同时对有可能导致的火灾事故更是忧心忡忡。对此,小区的开发商也是一肚子委屈,认为自身更是受害者。据这家名为郑州台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开发商负责人介绍,由于施工方河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在未办理供电部门审批手续便开工建设小区供配电项目,并涉嫌私刻开发商印章伪造公文进行招标,导致供配电工程严重不合格,使小区居民无法正常用电。此外,开发商对经司法鉴定确认的施工方伪造印章行为报警后,郑州公安局二七分局两年来先是没有正式立案,立案后却没有抓捕嫌疑人归案,案情也始终没有进展,小区居民用电问题一时仍难解决,潜在的隐患更是难以消除。
业主的担心:“电老虎”随时发威生活难正常
入夏以来,有来自郑州君悦城小区的业主投书媒体称,看到“电老虎”肆虐引发的事故如坐针毡,真担心这样的灾祸降临在自己头上,希望政府职能部门能协调相关部门予以解决小区用电难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近期河南省连发的几起火灾,“元凶”都与电力有关。
6月25日凌晨2时50分发生在金水区西关虎屯新区4号楼二单元楼的火灾,已造成15人死亡,2人受伤。据调查,配电箱违规改造是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6月29日9时24分,河南大学新校区行政楼一楼联通通信交换机房发生火灾,疑因电气线路故障引发。
7月1日19时45分,三门峡市渑池县高村轮胎翻新修理厂引发火灾,起火原因系电气线路故障引燃周围可燃物。
7月3日13时01分,郑州市高新区雪松路与腊梅路交叉口一简易泡沫板房发生火灾,起火原因系员工违规使用电器致使线路短路打火引燃泡沫板房。
7月7日18时30分,郑州市郑州海关办公楼三楼一办公室发生火灾,幸无人员伤亡,火灾原因为电源插线板短路引发。
据当地消防部门统计,今年以来,郑州市共发生火灾3008起,其中居民家庭火灾673起,占火灾起数的22.4%,因电引起的火灾1246起,占火灾起数的41.4%。
悦城小区的业主反映,这个小区从收房起就因为电力施工原因,一直用的是临时电。每到用电高峰,导致小区内经常停水停电,电梯也曾因此发生损坏,业主无法正常居住生活。开发商一再承诺解决,有个别业主甚至发生过打砸开发商售楼部、物业公司的偏激行为,也曾向相关部门反映过问题,但据称由于电力施工方偷工减料以及涉嫌招标欺诈,开发商几经努力直至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也因为种种原因,至今未能解决问题。
开发商的苦衷:施工方伪造证章法外逍遥
对于小区业主反映的问题,开发商并不否认。台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成文表示,对于业主用电带来的不便感同身受,有苦难言,开发商不仅因此要承担不可预估的风险,而且已经蒙受巨额损失,业主的困惑无疑也是开发商的苦衷,这个问题如果能够彻底合理合法解决,无论是小区业主,还是开发商,诉求是一致的。
张成文介绍,2010年,该小区项目落成进入电力安装施工,负责施工的是河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简称河南电力),河南电力该项目负责人张某等在合同签订后,工程质量存在严重问题,不但未办理供电部门审批手续,改变施工图纸,取消开闭所设计,而且施工后期在工程未完的情况下便撤场,导致供电工程存在安全隐患,郑州东区供电公司对开发商进行过高额近百万罚款。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施工方未能按合同约定正式送电,由此小区业主只能使用临时用电。
张成文还透露,这招标程序是在其并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
张成文介绍,2011年双方解除合同,就工程验收清算中发现违约事实于2012年向郑州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河南电力承担违约并赔偿损失。这时奇怪的一幕发生了,河南电力向法院提供的《中标通知书》中开发商郑州台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印章竟然疑似伪造,后经司法鉴定,确认该印章与台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印章不一致。也就是说,这份中标通知书中的印章有问题 。
为此,台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及时向警方报案,并经郑州市公安局二七第一分局案件侦办大队(现更名为嵩山路分局案件侦办大队)于2013年2月正式受理。原以为柳暗花明,伪造印章嫌疑人只要缉拿归案,这件事情能够有转折。但张成文始料未及的是,时至今日,警方对案情的侦破尚无进展,嫌疑人依旧逍遥法外。无奈之下,张成文2014年底向河南省人民检察院等反映情况,希望能够督促尽快破案。二七区人民检察院受理张成文的情况反映后,案情也没有具体进展。同时,张成文也积极与电力相关部门沟通,但并无收效。“事实上,河南电力正是当地供电公司的企业”他说。
“是他们(河南电力)违约,小区至今使用临时施工用电,而且不提供相关图纸、手续,导致我们无法向供电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夏季用电高峰不得不拉闸限电,小区业主怨声载道,我们更是心急如焚,临时用电产生额外高价电费,更担心的是,安全隐患让人揪心。”张成文忧心忡忡如是说。
警方的进展:案情受理两年咋难破案?
一个小区的居民正常用电,竟然一波三折。孰是孰非,看似一目了然,却又山重水复。按照业主反映的问题和开发商陈述的症结,警方似乎可以就伪造公章一事及时介入,依法及早破案,这个难题似乎可以通过司法途径予以尽快解决,但为何这样的一个简单案情却又如此复杂呢?事情的背后到底还有什么玄机?
郑州市公安局二七第一分局案件侦办大队盖章的一份受案回执,的确说明2013年2月21日便受理了这一被伪造公章案。而且同年7月8日,改名为郑州市公安局嵩山路分局案件侦办大队提供的情况说明,也向郑州供电公司表明,张某涉嫌私刻公章一案,已被分局受理,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侦查之中”。
就是这个“正在进一步侦查之中”,从2013年到2015年,小区业主在无法正常用电中煎熬,开发商也是焦头烂额,一筹莫展。
就该小区居民无法正常用电存在施工方涉嫌私刻公章,警方破案延缓两年的问题,郑州市嵩山路分局案件侦办大队并未直接回应记者的采访,而是以相关办案人员不再为由不置可否。
而记者辗转找到了当时受理此案的一名周姓警官,该警官证实这一案情,并表示曾经参与对嫌疑人进行蹲守,但未能抓捕归案,后来调到新单位后,对这起案件的进展再无了解。
其实,对于普通的小区业主而言,用上正常电,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日常生活是最简单的诉求。开发商当前应急的举措总归不是长久之举,是不是再想想办法?而对于公安、电力等职能部门而言,是不是别让这样的案子拖延个绵绵无日期?是不是别让这个小区的居民用电“临时”下去?如无别的原因,我们的相关部门能不能协调一下,就让这个小区的百姓在这个炎炎夏日用上放心电,不至于再出现因电而起的祸患,那样的结果谁都不愿意看到,那样的后果更是谁也不愿承担的。也是谁也承担不了的。百姓才是头上天,为百姓办这样一件具体事真的很难吗?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