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开江县按照“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要求,立足实际,深入推进具有开江特色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六张网”建设,着力写好平安中国开江篇章。
一、创新巡防模式,密织社会面防控网
按照“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形成以公安指挥中心“110”为龙头,以特巡警大队、派出所巡逻民警为骨干,以派出所为防范区,以社会治安力量为辅助,以治安复杂部位、重点单位、要害部门为巡逻防范重点的巡防网。特警大队以开江城区为重点开展24小时巡逻;城区派出所以辖区为责任区包片巡逻,重点加强背街背巷、小街小巷的步巡;交警大队根据内设中队管辖路段,在全县范围内划分责任片区开展巡逻;农村派出所在辖区主要集镇、路段、重点区域开展巡逻。
二、依托社村警务,密织城乡社区防控网
结合开江治安形势,以深化城乡社区警务工作改革为突破口,积极探索资源集约化治安防控模式。将全县划分为400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员,负责采集涉稳、治安、重点人员和“一标三实”等信息。网格员协助配合派出所民警常态化开展流动人口和行业场所管理等治安防控工作,实现了对辖区社会面的动态掌控。在城区,社区民警依托社区居委会,组织治安巡防队员、群防群治队伍,整合单位内部力量,开展巡逻防范活动,提高社区防控水平。在农村,乡镇派出所实行“赶场日警务制度”,在赶场天派出所民警必须下场镇,开展治安管理、交通、消防管理、服务群众等工作。
三、强化业务指导,密织单位内部防控网
针对辖区单位内部保卫组织出现明显弱化现象,要求辖区派出所督促各单位落实内部安全保卫工作责任制,指导其健全保卫制度,形成单位负责、公安监督的防控格局。督促各党政机关、要害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小区建立完善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单位内部安全防控网,重点加强学校、幼儿园、公共场所等重点场所的监管力度,落实治安单位法人责任制,严防恶性案(事)件发生。
四、注重资源整合,密织视频监控防控网
整合技防措施上,注重资源整合。全县建成340个高清天网监控点位、14个治安卡口、5个天网监控分中心和图综平台,并依托中国移动“6995”治安联防平台建设治安防控“十户联防”工程,按照地理位置或亲疏关系以10至20人为单位编成一个联防小组,群组中群众遭遇突发案事件时,拨打号码“6995”,组内其他用户均会收到求救求助报警电话和短信,实现“一方求助,八方支援”的联防目标。启动“小天网”系统建设,全面整合社会单位、行业场所、居民小区的视频监控资源,并导入图综平台,实现对社会面一键巡防,立体防控。
五、坚持以人为本,密织实有人口管控网
建立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实现流动人口动态管控。以“三实一标”信息采集为契机,全面依托社区民警、网格化管理员队伍,建立以“警用标准地址为中心”的“以房管人、以业管人、以证管人”的流动人口管理机制,抓好暂住人口登记、出租房屋管理两个重要环节。依托大情报系统,运用线索分析、临控、常控等多种手段,实现7类重点人员与旅店、金融、网吧、交通和暂住人口等管理系统的动态信息实时报警,积极对接一线警务,实现重点人员信息化、动态化管控。对重点人员的帮教落实家庭、社区、派出所“三位一体”帮教制度,从思想上教育、生活上关心、技能上帮助、从业上引导,杜绝其再次谋发犯罪的念头。
六、强化动态监管,密织虚拟社会防控网
加强虚拟社会现实化管控能力, 公安、宣传、文化、工商、教育、安全等部门协作配合,建立信息安全预警、通报和协调机制,切实加强对互联网接入服务、信息服务和联网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督促指导落实安全管理、舆情引导、技术防范等制度措施, 织密虚拟社会防控网,为平安开江建设构建和谐的虚拟环境。(康运华 高雁)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