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以群防群治为基础强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本网讯:宣汉县以创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为目标,以提升群众安全感为核心,开展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测评找问题破难题;以群防群治工作为重点,组建专兼职治安巡逻队691支;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支撑,全面掌握“人、地、事、物、组织”等基础信息数据;以现代科技为引领,在城区重要节点和全县中小学、新村聚居点安装设置“天眼”监控器2000余个,初步构建了“天上有眼、地上有格、格中有人”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效提高了群众安全感和平安宣汉创建参与积极性,确保了全县社会大局的安定和谐,为县域经济高速发展营造了优良环境。
一、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
宣汉县高度重视群防群治工作,将群防群治工作作为平安建设和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工作重点,列入县综治委重要议事日程,每季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群防群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不断加强全县乡镇、村(社区)和机关企事业单位治安防范力量建设。
(一)落实乡镇责任。宣汉县建立完善了一整套针对各乡镇和单位的考核、责任追究体系,将群防群治工作明确为“一把手”工程,并纳入县综治考核目标,强化督查考核和责任追究,确保了基层群防群治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二)整合社会力量。宣汉县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载体,探索推行“2+1+S”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即:每个网格从公安和有关职能部门各抽派出1名工作人员,每个网格确定出1名网格员,整合全县村(社区)治安巡逻队、义务巡逻人员和各企事业单位保安员等基层群防群治力量开展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安巡逻等工作,初步形成乡镇、村社区、网格和社会各界参与的群防群治防控体系。
(三)坚持从严管理。为加强群防群治队伍管理,近年来宣汉县相继出台了各项管理制度11项,从个人行为、巡逻执勤、学习训练、硬件设施、考核奖惩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实现了群防群治队伍体系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效化运行,有效增强了队伍战斗力和遵纪守法意识。
二、坚持民意导向,集民智聚民心
为有效推进平安宣汉建设,进一步加快宣汉县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进程,广泛引导群众参与平安宣汉建设,宣汉县以民意为导向,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
(一)注重公平公正。为确保测评工作成效,宣汉县在测评工程中始终遵循全面性、公正性、客观性原则。在问卷内容中注重全面性,测评内容基本涵盖了平安建设工作的各个方面;在测评方式中坚持注重公正性,委托县统计局牵头协调第三方机构开展测评,渡劫人为干扰;在样本抽取中注重客观性,遵循随机抽样原则发放调查问卷1861份,比较全面地反映各方面的诉求和意见。
(二)注重引导群众。为增强群众参与积极性,宣汉县在测评开始前通过电视公告、发送手机短信、悬挂标语横幅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测评工作方式和意义,并在测评工程中有意识的引导群众指出具体存在问题、提出好的意见建议,宣讲平安建设工作重大意义,号召群众积极参与。测评工作开展后,全县群众参与积极性明显增强,平安志愿者参与人数大幅增涨。
(三)注重结果运用。宣汉县始终坚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和检验平安建设工作水平的根本标准。一是建立奖惩机制,将测评结果作为县综治目标考核重要内容之一,对测评分值排全县未尾五位的乡镇、辖区派出所和涉及单位实行挂牌整治,并制定印发了《宣汉县社会治安重点乡(镇)挂牌整治实施办法(试行)》指导乡镇整改。二是强化责任机制。县综治委对测评中群众反映的400余条问题、意见和建议进行了梳理归纳,并反馈相关乡镇、部门督促其认真整改。相关乡镇、部门在收到反馈问题和意见建议后也逐一认真研究,按照解决一批、解释一批、规划一批的原则,在政策法律允许范围内尽力满足群众合理需求,并将整改落实情况及时向群众公示反馈。
三、加强队伍建设,点线面全管控。
为加快推进宣汉县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宣汉县围绕“专兼结合、企地共建、全民参与”的工作思路,以拓展群防群治队伍建设为抓手,以落实常态巡防为重点、以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为依托,在全县初步建成“点坐防”、“线巡逻”、“面覆盖”的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全县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有效增强。
(一)点坐防。在建设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过程中,宣汉县针对城市和农村的不同特点,以城市小区和农家院落为基本点针对性的推进了以平安小区和平安院落为代表的“平安细胞”工程建设。在城市,对小区进行封闭化管理,建立健全小区住户联防巡防制度和物业治安保卫制度,落实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确保小区内部安全。并在世纪金城小区试点建立单独网格,实行人口实有化管理和重点人群管控,将社会矫正、安置帮教融入平安小区建设,筑起社会治安的多层“防火墙”;在农村,针对农村地广人稀的现实和警力不足的困难,宣汉县以农家院落为基本单位辐射周边,确定一名守望中心员,划片组织农户实行邻里守望,组织附近农户义务轮流守望值守实现相互协作共同防范。同时,强化干群联系,通过守望中心员和基层综治组织的沟通互动,实现了基层综治组织对农村不稳定信息和治安动向的全部掌握,成功破解了近年来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而产生的村庄与家庭治安防范隐患。
(二)线巡防。宣汉县按照“全域巡防”的理念,以网格化服务管理为依托,整合社会资源,组建乡镇治安专职巡逻队54个、社会志愿兼职治安巡逻队137支,招募平安建设志愿者4000余人,建立了以巡防民警为龙头,党员干部、治安巡逻队员积极参与的巡逻防控工作机制,先后提供各类治安信息4300余条、帮助破获各类案件200余起,在维护社会治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城市社区和乡镇场镇,巡防队伍在公安机关的指导下,以网格和社区为巡逻区域,根据敏感复杂时间节点和发案规律分成若干个小分队,加强对辖区陌生人、可疑物和出租屋的巡逻盘查,维护辖区治安秩序;在普光工业园区,园区管委会、当地派出所与园区企业治保力量对接,密切警企、企地协作,以“联动创平安,共建促发展”为目标,联合组建了80余人的“警企平安巡防队”,全天24小时在工业园内和周边区域开展巡逻防控,为辖区企业实现提供安定和谐的治安环境;在农村,结合农村地广人稀的实际,在传统治安巡逻队驻点巡逻和步行巡逻的基础上,创新巡防方式,在漆碑乡等边远山区乡镇组建摩托巡防队,定时和不定时对辖区村道附近区域进行巡逻,为群众提供安全服务。
(三)面覆盖。在推进宣汉县群防群治工作过程中,县综治委发现在现今快节奏社会中,部分群众工作时间长、休息时间少,有强烈的参与意愿但难以抽出时间参与志愿巡防等群防群治工作。为破解这一难题,切实达成“全民参与”群防群治工作的目标,县综治委经过多次调研走访和全面论证,创新提出“变出租车为治安巡逻车,变环卫员为治安协防员”的工作理念,聘请全县出租车、公交等客运运输车辆驾驶员和清洁环卫员等群体人员1300余人为流动治安协防员。通过这种方式,将本职工作和治安巡防融为一体,既扩大了群防群治全民参与面,又能充分利用这些人员工作覆盖面广、接触人员多、获得信息资源渠道宽、工作时间空间特殊等优势,不断增强公安机关对社会面违法犯罪线索收集的力度和广度,为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树立了坚强屏障。(康运华 贺操)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