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我的身躯筑造一道城墙,为你阻挡那病魔的疯狂,纵使前方路漫长,深渊万丈,我亦可往,为你寻找希望……”近期,这首歌时常被哼唱。这是一名90后移民管理警察创作的一首抗疫歌曲——《不退》,这首歌曲何以在江苏出入境边防总站迅速走红?
《不退》的作者施雨果是张家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民警,新冠肺炎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他一直在张家港口岸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他主动放弃春节休假,连续值班近一个月没有回家,“我守好张家港口岸,就是守好我的家门。”他的家并不在远方,他是土生土长的张家港人。疫情期间,他多次参与码头巡查、救助船员、警情处置,在单位宿舍休息的间隙他就会拿起吉他进行歌曲创作,他说,是一线抗疫工作给予了他灵感,歌曲唱出的是自己和身边同事的心声。
歌曲以全民战“疫”为背景,描绘了疫情当前,医护人员、人民警察等社会各界抗疫人士面对疫情危险坚守不退的英勇精神。此曲一经推出,立刻在移民管理系统内部和广大网民中间引发热烈反响,人民日报新媒体、学习强国平台、公安部头条号、中国警察网微博等各级新媒体纷纷转发推送,获网民广泛转发留言点赞。
《不退》是他一人作词谱曲,歌曲结构层次分明、情感步步深入,整体旋律从安静深邃到大气悠扬,歌词从婉转写实到铿锵有力,引人思考、让人回味、激人奋进。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进行歌曲创作了,早在部队转隶之前,施雨果就已经原创8首部队题材的歌曲。
当谈及自己是怎么走上歌曲创作这条路的,施雨果颇有感慨,他说自己曾经有一段时间差点荒废了唱歌。在一次单位组织的文艺活动中,单位领导发现他歌唱功底扎实,吉他、电子琴也样样精通,便鼓励他结合工作去试着创作一首歌曲,单位在精神、物质、资源上都给予了一定支持。从此以后,他便算摸进了歌曲创作的大门,门后便是浩瀚的乐海。施雨果说自己很感激单位的培养和边检事业这个大平台,他作曲的灵感大部分来源于自己热爱的边检事业,“因为热爱,创作才有灵魂”。
施雨果所在的边检站坐落于长江之泮的联合国宜居城市——张家港,连续五届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成功创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国曲艺名城、中国民间文艺之乡。张家港边检站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氛围环境中不断学习和成长,坚持走“以文立站”、“以文育人”的文化育警路线,不断探索移民管理警察职业文化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
张家港边检站着力提升边检文化建设,从站歌、站标、站训着手建好大框架,充分挖掘单位职工的兴趣爱好特长,组建“藏青蓝”文化活动联合会,定期开展各项文体活动。该站立足把边检职业文化用文艺艺术形态展现,曾邀请张家港传统文化艺术院院长陈士君和上海世博会剪纸艺术展示大家龚保文走进警营,讲授传统文化,手把手教写书法、绘画和剪纸等传统艺术,陶冶民警情操、提升文化素养,进一步拓展了移民管理警察职业文化的表现形式。同时,该站还活用驻地文化资源,与张家港市图书馆共建流动图书站,为基层一线民警职工定期更新近万本书籍,邀请市读书协会嘉宾参加单位每月开展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分享会。
2018年7月底,该站警民共建综合文体服务中心项目正式竣工,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集室内综合球馆(篮球、羽毛球、排球)、乒乓球馆、室外五人制足球场、网球场为一体,配套齐全、功能完备、环境优美。为涉外码头企业员工和本站民警提供了文体活动固定场地,打造了相互切磋、共同进步、交流感情的平台,助力边检工作主业的更好开展。
“你们单位‘国门影像’主题摄影展效果很好哈!”“你们单位的才子真多啊,《江畔明月映国门》这本书写得真好!”“你们单位的‘藏青蓝’篮球队在市举办的‘口岸杯’运动会上又拿名次啦!足球队的水平也进步神速,还是年轻小伙子们的体力足!”“你们单位施雨果那首《不退》原创歌曲真的太棒了!”
摄影展览、出版书籍、篮球队、原创歌曲等取得的成绩都是该站多年来警营文化建设的结晶。张家港边检站着力挖掘培养各类文体骨干,盘活社会资源,从精神上、物质上助力他们兴趣特长的发展,从而带动全站文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逐步达到了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每年的市“八一”晚会、“沿江党建带”联盟文艺晚会、市“口岸杯”运动会等大型文体活动中都少不了该站民警的飒爽英姿,尽显移民管理警察的风采。
“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
自2019年开启移民管理事业新纪元,张家港边检站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丰富和完善单位警营文化建设,着力打造移民管理警察职业文化,聚焦边检主业、文化育警强警,奋力开创移民管理事业新局面,充分彰显了张家港边检站新机构、新作为、新形象。该站先后被国家移民管理局记集体二等功,获评“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口岸管理先进单位”,站党委连续11年被江苏总站评为“先进党委”。(夏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