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国宝艺术家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让音符伴随时代飞扬——访作曲家铁源

2023-12-27 15:27:15来源:中国网
让音符伴随时代飞扬——访作曲家铁源■焦凡洪 解放军报记者 袁丽萍铁源在部队教唱歌曲。刘庆祝提供铁源,国家一级作曲,辽宁省大连市人,...

让音符伴随时代飞扬

——访作曲家铁源

■焦凡洪 解放军报记者 袁丽萍

铁源在部队教唱歌曲。刘庆祝提供

铁源,国家一级作曲,辽宁省大连市人,1932年2月出生,1947年参军,曾任原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艺术指导。他创作的歌曲作品《十五的月亮》(与徐锡宜合作,石祥词)《望星空》(石祥词)《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邬大为、魏宝贵词)《我为伟大祖国站岗》(与钊邦合作,魏宝贵词)等,经久流传,在全社会产生广泛影响。

问:您曾幽默地形容自己是“带着7个‘音符士兵’前进的‘班长’”。离休后,您继续指挥“音符士兵”战斗,保持着火热的创作激情。最近有哪些新作品?

铁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党的二十大报告里的这些话,讲到了我这个文艺老兵的心坎上。组织交我一支笔,报效祖国谱心曲;子弟兵里英雄多,我为战士写赞歌。我是在党的教育培养下成长起来的部队文艺战士,毕生追求就是服务官兵、奉献社会,生命不息、创作不止。最近我谱写了几首歌颂党和军队的歌曲,如《党旗高扬》(李幼容、赖玉词)《西柏坡告诉我》(季新山词)《红军旗帜永远飘扬》(邬大为词)等。

问:您是如何走上音乐创作道路的?

铁源:1947年,我家乡大连来了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我就积极参了军,后被选入解放军旅大公安总队政治部宣传队当宣传员。1955年,我被调到原沈阳军区政治部歌舞团乐队担任小提琴手。当时,团里每天有两小时自由训练时间。我就抽这一空档,骑自行车到沈阳音乐学院听课。音乐学院的老师给我提出一个建议:由主攻小提琴专业改学作曲专业。这是一个大跨度的“阵地转移”,既需要“更换武器”,又需要“改变战术”。但战士就要敢挑战。我开始系统地攻读作曲音乐理论。后来,团里就让我为舞蹈谱写音乐。我先后创作了《鸭绿江之歌》《当我成为战士的时候》等舞蹈音乐作品,由一名乐队演奏员变成了创作组创作员。

问:在早期创作过程中,您印象最深刻的歌曲是哪一首?

铁源:1964年,为配合部队开展争创先进连队活动,原总政文化部发出通知,在全军为《四好歌》征集曲谱。“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向团领导请战,要求参加曲谱创作。我自15岁开始就在部队工作生活,到文工团后又经常下连蹲班,与战士一起摸爬滚打,对歌词中写的连队生活有切身感受,很快就写出曲谱。曲谱经同是本团年轻创作员的钊邦修改,参加了全军曲谱创作征集大赛。

我交稿后没太关注入选的事,想着全军那么多著名作曲家参与创作,哪还能是我们无名小辈的作品入选。没想到,第二年1月2日上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消息,《四好歌》的入选曲目作者是铁源、钊邦。当时我高兴地直掐自己,没想到真是我的作曲被选中了!接着,电台播出了由原总政歌舞团合唱队演唱的这首歌曲。很快,这首歌就在全军部队唱开了。

问:您是如何为《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谱曲的?

铁源:1980年冬,词作家邬大为、魏宝贵将一首歌词交给我,希望我将其谱成一首抒情独唱歌曲。此时,我正处于一个创作的苦闷困惑阶段:改革开放后,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对歌曲的审美需求发生了变化,我们再用过去的老腔老调写歌,演员不愿唱,观众不爱听;而一些所谓的时髦音乐,又与军营氛围和军人情感格格不入。怎样使音符冲破“冰层冻土”的禁锢,紧跟官兵脚步,伴随时代飞扬?我在痛苦思考,奋力求索。

当晚,我回到家打开歌词。《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啊,好美!歌词中生动形象的语言、亲切纯朴的感情一下子打动了我。同时,我到部队体验生活时,所见到的动人情景也一幕幕闪现在眼前。我想起在某边防部队采风时,一名顶风冒雪、在高山顶上执勤的战士对我说的,“想想山下正在甜睡的乡亲们,我就感到身上暖和,心里舒服”。歌词在我心中产生强烈共鸣:它反映的正是官兵如此高尚的精神境界啊!我连夜写出了曲子的第一稿。

这一稿,我是以通俗手法、运用时兴音调和节奏谱成的。尽管在征求意见时也得到一些同志肯定,但我总感到少了一种当代军人的独特精神情韵。于是,我又下部队采风。在一个连队的周末晚会上,我看到一个节目:来自天南海北的战士,以不同曲调赞美自己家乡,都为改革开放以来故乡的发展变化而骄傲自豪。我想,这些战士的家乡连在一起不就是祖国吗?战士对家乡的骄傲彰显的不就是对祖国的热爱吗?这正是《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歌词蕴涵的主题。它的曲谱应该既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又有清新的时代气息。我把原稿彻底否定,重新从我熟悉的民间音乐中提炼素材,营构旋律。此曲完成后,经本团歌唱家董振厚首唱,很快在东北的座座军营里唱开了。

问:军旅抒情歌曲《十五的月亮》广受人们喜爱,是怎样创作的?

铁源:1984年4月,我和词作家石祥、作曲家徐锡宜等人到驻河北的一支部队采风。我们以“连队战士喜欢什么样的歌曲”为题,组织了座谈会。一位四川籍干部说:“给我们写一首赞美军人妻子的歌吧!”原来,他的爱人在老家农村照顾老人、抚育孩子,还要种责任田,但她没有叫苦叫累,还写信鼓励丈夫在部队安心工作。这个干部的一席话,引起许多干部共鸣。是啊,做军人的妻子非常不容易,她们值得赞美,应该歌颂。官兵朴实坦诚的话语,如歌谱的“重音”敲击着在座的军旅艺术家的耳鼓,也打动着我的心弦。

几天后的一个早晨,石祥给我念了一首歌词草稿,题目叫《十五的月亮》。我听后,立刻表态:“这首词我订了,曲子我来谱!”接到这首词的定稿后,我彻夜难眠,脑海里反复出现一轮明月映照着一对对、一双双军人丈夫和妻子的画面,平时所了解的一些军人和军属的事迹也随之涌来。渐渐地,“他”和“她”浓缩成两个典型的艺术形象,就是当时轰动全国的小说《高山下的花环》中的连长梁三喜和妻子韩玉秀。由此,我从沂蒙山区的音乐素材中捕捉到主题音乐形象,赋予其纯美的音乐情感,以展现军人和军人妻子相亲相爱、相互支持,共同保家卫国的崇高精神。1985年,在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的“当代青年喜爱的歌”评选活动中,这首歌与《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同获一等奖。

问:《望星空》是《十五的月亮》的“姊妹篇”,人们同样爱唱。这首歌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

铁源:《十五的月亮》在全国流传后,我接到很多官兵来信,随后萌生了一个想法——这首歌是丈夫为妻子捧出的一轮“月亮”。我应该再写一首歌,表达妻子对军人丈夫的情感。

1985年8月下旬,我去祖国西北采风,途经北京,见到了石祥。一碰面,他就把已经写好的一首词《望星空》读给我听:“夜蒙蒙,望星空,我在寻找一颗星……”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我俩想到一起了。采风期间,我白天参观,夜晚顶着漫天星光思考,很快创作出曲谱。在谱纸上,我写下这样的话:“我之所以用这种情感和风格写出这首妻子唱给丈夫的歌,是想把它作为《十五的月亮》的姊妹篇。”后来,根据一些同行和官兵的意见,我又将这两首歌的曲谱作了完善,使它们既能独立演唱,又可合二为一、成为男女声对唱。

问:您对部队年轻的音乐创作者有些什么建议?

铁源:在改革强军的新时代,我们需要加强军旅主题音乐创作。音乐创作的主题是靠旋律来体现的。这需要我们音乐创作者紧跟时代,胸怀全局,准确把握新时代精神的丰富内涵,通过营构典型的音乐意境和塑造生动的音乐形象来反映它、表现它,在主旋律中高扬主题。我们要深入练兵场演习场,在倾听官兵心声中发声,以兵情兵韵抒发军人情感,用时代音符塑造强军的音乐形象。一定要注意,高亢不是高喊。我们要克服音乐创作中存在的“空洞化”“模式化”倾向,使主旋律音乐创作常写常新、常咏常新。

我们要珍视和利用好民族音乐这一宝藏,从中挖掘素材、汲取营养、传承精髓,使歌曲融民族特色与军营特色为一体。我们在继承和发扬军旅音乐创作传统的同时,也要不断更新理念、创新手法,增强音乐作品的时代感,使军旅音乐创作更好地为强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