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俗称“彩塑”,是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武清,有一位名叫李景刚的泥塑高手。他做的泥塑脸谱,会唱戏;泥塑生灵,会奔跑;泥塑人物,会说话。他的泥塑作品,传承着民间艺术的魅力,传承着祖辈们口手相传的才智。
走进武清区泗村店镇旧县泥塑工作室,记者看到在这间六十平方米左右的工作室里,陈列着近四百件泥塑作品,主要有戏曲里的脸谱,有四大名著里的人物,也有反映日常人们生活的情景。一抔泥土,在李景刚的手中,可以捏出几千个造型各异的形象,对他而言,这些“泥人儿”是生活的一部分。
李景刚说:“传统的《西游记》、《水浒》、八仙人、钓鱼翁、各种小孩的姿态、生旦净末丑的脸谱,全是各种形态、姿态给体现出来了”
说起戏曲脸谱的制作李景刚仿佛打开了话匣子,随手拿起一个长脸形的脸谱边指着手中的脸谱边向记者介绍,脸谱是中国民间特色的一种艺术品,讲究的是精气神,泥塑脸谱最吃功夫的是彩绘,泥塑脸谱讲究规整,构图严谨,线条流畅,位置准确,色彩明丽,强调刻画和突出人物的性格。李景刚绘画的脸谱十分讲究,尤其着重强调人物的脸部肌肉及眼睛的凹凸感,画工精细,李景刚在继承了黄殿祺老师戏曲脸谱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加上了自己的元素,脸谱看上去十分独特新颖,因此李景刚也打开了自己的知名度,被人们所熟知和认可。游客刘俊发说:“过年过节,送点什么呢,现在慢慢也都注重文化了,李老师做的手工这艺术,一看挺漂亮的,这个还能拿得出手”
谈到自己未来的发展,李景刚表示今后会用心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同时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远销海外,把中国民间泥塑脸谱艺术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李景刚说:“通过我这工作室,准备走出国门,把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出去,我坚持这30来年了,一直也没把这个放弃,我一定坚持到最后,再整理点资料,弄两本书,给后人留下点东西。”
(天津区县联盟广播武清台实习记者 刘洋)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