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独行方成大家
——王树忠艺术现象解读
王树忠,字博石,艺术硕士。1968年出生,自幼喜爱绘画,学童之年即办校园个人画展,15岁时即被以特殊人才特招入伍,创办“江河艺术中心”,21岁时即在国家级艺术机构举办大型画展,自此便有“画坛怪杰”“绘画奇才”之美誉,而立之年以奇书《水浒传》为蓝本,创作出《水浒人物》系列奇画,引发画坛轰动;进入创作盛年,推出《中国圣贤图卷》《江山万里图》等巨幅长卷,受到学界瞩目。其无所不画,无画不与众异,花鸟、人物、山水皆显独特个性,举办海内外画展数十场,出版大型画集数十部,百余幅作品被国内外艺术机构、社会团体、个人藏家收藏。
王树忠与众不同,根本在于其特立独行。这种“独行”之殊,与生俱来,深入骨髓。其在一篇创作随想中有言:“苍天勿问少年狂,欲独行不与众列”,可谓佐证,尤称这是“有生30多年来最为深切的感受”,无不是其思想之显影,灵魂之写真。
超常的艺术天赋是王树忠独行之资本。其孩童时即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艺术天性,铺地为纸、折枝当笔,浑处勾划、不亦乐乎,幼龄即涉猎人物、花鸟、山水。15岁被特招入伍,次年即领衔创办艺术中心,20岁刚出头即在中国画研究院举办个人画展,受到著名画家、当代美术教育家刘勃舒先生等多位艺术大家的青睐与高评,并鼎力向画坛推介,荐于学界名家,先后进入北京画院、中国画研究院、中央美院研修、创作,受到著名画家、美术教育与理论家贾又福的青睐,成为其入室高足,潜心学研中国山水。此后,进入创作盛年的王树忠,其创作呈现出强烈的个人风格,被学界冠以“画坛怪杰”“国画奇才”之美誉,创作出《水浒人物全图》《五百罗汉图》等国画巨制和《中国圣贤图卷》《江山万里图》等巨幅长卷,引发学界关注,受到画坛瞩目。
王树忠超凡的艺术天赋,颇受艺术名家关注。台湾一著名藏家在刘勃舒家中见到王树忠20岁时的画作时,大呼难以置信,感叹画坛又诞天才,特撰《初出茅庐警画坛》推介海外。贾又福在一幅作品上特别题写:三人行必有我师。弟子中不乏其人也,树忠弟破笔烂线气势如虹……对其艺术天赋溢于言表。
十足的艺术自信是王树忠独行之底气。特立独行者往往执于艺而讷于言,王树忠尤然。但其一旦剥“讷”而言又往往字字千钧,可镂金石。谈到中国艺术复兴,王树忠曾言:往视千古,代有风华,大汉风骨,盛唐神韵,皆时代精神。当今我辈,继往开来,力齐千钧,笔开万象,唯使命担当。谈其艺术感悟,王树忠挥笔畅言:无尽而深远,苍茫而独立,神秘而灵动,深沉而古朴,用心灵洗涤体悟于曲径通幽处,空山无俗人的大美之境界,感言于纵横天下,海纳百川,让生命拥有更多感动,直指大象无形,心外无物……王树忠说,艺术是天,绘画是命;吾天不能无艺术,吾命绘画图开新。这种对艺术的极端自信,已经浸入精神,融入灵魂。
艺术是自信者的天堂。王树忠的自信似乎与生俱来。著名画家许麟卢生前评价王树忠,其艺术自信无与伦比,创作气势王者风范,在其心目中没有实现不了的超越。
非常的艺术手段是王树忠独行之途径。特立独行者,亦有非同寻常、唯我独尊的艺术表达之途径,不仅体现在用笔、用墨上,也体现在构图、造型、画法上。王树忠画之笔法、墨法与用色皆有特立章法,主要体现在乱笔散锋、反复积破上,不管是人物、花鸟,还是山水,皆通过分锋与散锋,挑锋与多锋,无锋与乱锋,倒锋与游锋用笔;枯墨与饱墨,焦墨与淡墨,团墨与点墨,线墨与块墨,且时空穿插、险绝平衡、反复积破用墨;单色与复色,显色与隐色,微色与稀色用彩,达到笔墨万千、景象奇异、未有尽有、叹为观止的用笔用墨效果;在构图、造型与画法上,尤有非常积累与特殊体验,主要体现在清空杂象、进入画境、幻化立象、心到画随上,以进入仁者浑然、随心所欲、无法之法、无象之象之艺术审美与创作境界,呈现出异象奇观、玄妙深邃、意趣天成的画境效果与视觉感受。
尤需深读的是,王树忠的贯通笔墨与画法,让画面纵横相呼,上下有应,时空贯通,天人合一,呈现浑然天地、吐纳万息的生命之象,渐次进入观化万物、灵象大美的玄妙之境。
亢奋的艺术激情是王树忠独行之源泉。其自律能力过人,创作精力旺盛,艺术创作几近成为生存状态的根本样式。对圈内个别热衷招摇过市、功夫全在画外且一味复制之能事者痛心疾首;对场上挖空心思自我炒作、蔑视公众审美能力且小觑读者艺商之能事者嗤之以鼻。当有同仁声言此为当今业界潮流、无法同流而不污时,王树忠回应:“我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不是不能战胜自我,而是不能走在时间前面。”其以亢奋与燃烧的艺术激情、昂扬的创作状态,为自己的艺术事业积土成山。王树忠创作题材广、数量大,除极为少量的艺术活动外,几近天天泡在创作室,时时都思新画作。其作品规模之大不是以幅为计,而是以册为量,仅近几年出版的个人画集就达数十部,包括《王树忠山水册》《王树忠人物册》《王树忠花鸟册》《王树忠水浒人物画集》《王树忠新作集》(系列)等,摞在一起,画作超身。
艺术是艺术家激情澎湃、心物交感的产物。越是纯粹之艺术越需要艺术家之激情。王树忠之激情,似乎时时在画境,不能无纸笔,难耐少墨香。
不凡的艺术成果是王树忠独行之根本。在艺术上特立独行,说到底要靠有说服力、影响力的艺术巨制说话,这是体现特立独行的核心与关键所在,具有标志性、根本性意义。王树忠艺术构思快,幻化画境迅即,调动笔墨语言准确,作品成功率高,既画精致常幅,也画长卷巨制。其艺术巨制中既有大作品,也有风格系列作品,其不仅有名传京城的《五百罗汉》(长卷),也有引发画坛轰动的《水浒人物全图》(长卷),还有《中国圣贤图卷》《江山万里图》等巨制作品,并有“无界山水”(系列)作品,其中多幅(卷)作品被国内外重要艺术机构收藏,百余幅作品被海内外收藏家列入私藏。
大家不能没有大作品,艺术巨制方能举擎艺术大师。王树忠尤尚此念,更力践此径。
深邃的艺术思想是王树忠独行之支撑。思想的力量是最强大的力量,思想的远方才是真正的远方。艺术思想成就艺术未来,艺术梦想造就艺术巨匠。关于艺术的本质?王树忠认为,是纯粹艺术家关于宇宙万物的心像呈现。关于艺术的底线?王树忠觉得,真正的艺术拒绝任何形式的规范与束缚。关于艺术途径与手段?王树忠感慨,艺术的表达与实现,就是要不择手段的选择一切可能的途径与手段。关于艺术与科学?王树忠认为,艺术解读精神密码,科学揭示自然奥秘;艺术让科学超越理性,科学让艺术突破感性;艺术寻求解放,科学需要质疑。关于中国文化与艺术?王树忠思考,中国文化决定了中国艺术的玄妙与幻化,但玄妙不是故弄玄虚,幻化不是幻而不化。关于艺术与市场?王树忠说,艺术与市场水火不容。艺术家进入市场是艺术家的悲哀与堕落;市场追逐艺术家,是市场的丑恶与无良。
独行,艺术自有宏愿;艺术,独行方成大家,是艺术昭示,也是艺术兆示。
翻阅艺术史,寻踪中西艺术大师的艺术与心路历程,无一不特立独行,似乎成为大师之共性,而这些共性又往往通过超常的艺术天赋、笃定的艺术自信、惊人的艺术激情、独特的艺术思想等方面体现出来,比如范宽、八大、黄宾虹、齐白石、李可染,也比如达·芬奇、梵高、毕加索、弗洛伊德等,无一例外,令人启迪。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