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记者刘渠成14日电)古墨轻磨满几香,砚池新浴灿生光,或如婀娜窈窕美人,或如勇猛壮士,或如春风拂繁华一片,或如北风入关深沉冷峻。丹青水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传承的精髓,而在香港的书画大环境却不如内地乐观,“岭南画派”一众香港画家,携行至深圳寻找文化之根,也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8月12日,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常务理事李国芬、香港春风画会前主席何洵瑶、岭南派第三代传人何东爱、广州海珠区民间文艺协会副主席梁基永、香港春风画会现任副主席郑少忠五位香港著名画家携行到深圳考察,寻找文化之根。并且特邀澳大利亚美协主席彭伟开共同探寻香港、内陆与海外的艺术与发展的差异性。
港书画氛围堪忧 传承与发展依托内地
“香港对中国传统水墨艺术的重视程度与内地相差甚远,”身为一位书画家同时也是一个教育家的郑少忠先生深表担忧说道:“或是因为香港曾经是殖民地,现又是国际化大都市,英语已经变成了第一官方语言,香港已经不重视我们中国的传统水墨艺术。在如此氛围下香港的丹青水墨的传承存在很大的挑战,或许当今香港青年唯一学习水墨的优势就是香港还是用繁体字。”
澳大利亚美协主席彭伟开先生说:“随着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水墨丹青在国际艺术界的地位是不断提高。这为我们传统书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它潜移默化地增强了书画在整个社会的影响力,慢慢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书画氛围。香港虽然受到大环境的影响,改善书画界的氛围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内地传承与发展。”
五人同画《四君子》
何洵瑶、何东爱、梁基永和郑少忠四人均为岭南画派弟子。梁基永被称为“岭南才子”花鸟山水都很擅长。而何洵瑶、何东爱和郑少忠更是杨善生老先生的得意门生,各种画技样样精通。岭南派最大特点就是擅长花鸟画,于是四人决定合作一幅画:以梁基永的青金竹,河东爱的墨兰,何洵瑶的红梅与郑少忠的金菊组成一幅梅兰竹菊“四君子”,最后由香港书协主席李国芬提字。
澳大利亚美协主席彭伟开亦是妙笔生花,一副富贵吉祥牡丹图代表着他美好的祝愿。
画家背景介绍:
何洵瑶,祖籍佛山, 1946年出生于香港。为原香港春风画会主席。曾经跟随著名水彩大师靳微天习画后来再拜入杨善深老师门下,开始其创新国画的旅程。凭着素描、 写生和水彩画的根底,以及不断的尝试创新, 洵瑶在绘画路途上可说是走快了一步。 她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洵瑶潜心研习翎毛花卉, 飞鸟走兽, 其画中用色特具水色泽成之感, 而诸作之中, 用粉特见功力。
何东爱是杨善深高徒,是活跃于当今香港花鸟画坛的中坚画家,是春风画会的会员。她的作品令人印象深刻,被人评价为:“以带飞白的勾勒笔法,合勾勒与没骨为一体;用色方面,则于师法之外,更有恽南田之雅逸。”她比较全面地师承老师的画风,涉猎人物、花鸟、动物、山水,二十年来琢磨不辍,以女性的轻柔笔触,渲染出妩媚多姿的绘画格调,在岭南画派的传统风格中,开掘了一股甘冽清流,为她个人创作风貌塑造了可喜的雏型。
梁基永, 广东知名的文化学者、收藏家、书画家,中山大学古文献学博士毕业,现任教于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海珠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出版各种学术专着和文集数十本,2000年9月,在广州博物馆举办“梁氏拾清楼藏广东文物展”,2014年12月在海珠博物馆举办 “游箧心迹——梁基永游途小品展”,2015年1月在广州省立中山图书馆举办《丹墨琳琅——梁氏仪清室藏明清稿钞校本特展》。
郑少忠,1956年生于广东中山, 师承岭南派大师杨善深先生, 现任香港春风画会副主席,其作品经常参与中港两地具代表性的艺术展览, 获得各界好评及认可, 并为各艺术爱好者所收藏, 曾多次入选香港艺术双年展及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更曾于2012年获第8届“相约香江”中国书画交流展金奖。
李国芬,现为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常务理事,北京名人书画院副院长,安徽汉字国际文化教育中心特邀理事,香港公共图书馆书法导师,香港普艺文化促进会顾问,香港普艺出版社顾问,香港香海书画篆刻学会顾问。曾旅居菲律宾,为菲律宾中华书法学会会员。自幼拜岭南书画泰斗吴子复先生以及著名粤剧剧作家杨子静先生为师。?其作品曾入选第一、二届国际书法交流大展。2008年获中国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列入影响中国的100位书法大家。2010年于北京人民大会堂获颁中国书画艺术家金奖。多年来,为中国书法在海外的推动不遗余力。
彭伟开,笔名天问,现侨居澳大利亚悉尼。现任澳大利亚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视名家书画院副院长、深圳书画艺术学院特聘教授等相关艺协职务。
书画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深圳博物馆,及香港、台湾、日本、澳大利亚等地展出。作品被多家艺术馆院、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悉尼总领馆、友人及书画爱好者收藏。因艺术成绩斐然,1995年被中国(包括香港、台湾、澳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际书画艺术团体联合授予“国际书画艺术名人”称号、并由国家人事部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会颁发“一级艺术家”证书。艺术成就入编《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典》、《二十世纪中国书画艺术》、《新中国人民美术家》、《国宝档案》、新中国翰墨名家》等辞籍。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