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国宝艺术家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古拙沉雄铸华章:申万胜书法艺术初探

2015-08-10 14:36:23来源:解放军报
光辉灿烂的中国书法艺术史宛若蜿蜒起伏、连绵不绝的群山,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古拙沉雄铸华章

——申万胜书法艺术初探

\

唐寅《题画》 申万胜书

光辉灿烂的中国书法艺术史宛若蜿蜒起伏、连绵不绝的群山,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一位位彪炳青史的书法大师,仿佛群山之中一座座巍峨壮丽的山峰,充满着浩瀚无穷的艺术魅力。而儒雅潇洒的王右军、刚烈凛然的颜鲁公、精忠报国的岳飞等将军书法家,正如山峰中崔嵬独秀的泰山北斗,令后代书家顶礼膜拜、奉为圭臬。在繁荣发展的当今书坛,军旅书家方队正以特有的英姿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中国书法协会副主席申万胜便是其中之佼佼者。

中国书法史上凡有大成就者,无一例外要通过一个艰辛漫长从先贤法帖汲取营养的过程。受家庭熏陶,申万胜自幼酷爱书法艺术,一生临池不断,遍临诸家法帖。因他常年追习经典,“取法乎上”,写出的字自然不俗,一点一划颇有雅致金石意味,字里行间展现着古朴自然之姿。

申万胜用如椽巨笔写就辉煌的军旅人生。他体会到练习书法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既放松身心、舒缓工作压力,又寄情艺术、陶冶性情、提升素养。申万胜善思好悟,心领神契。他提倡书法艺术与诸艺术门类的融会贯通,强调“度”的把握和“悟”的思考,坚持纵向取幽,横向取性,多方撷取所需营养。他提出了“学书三用”的理论,即练习书法要“用心、用情、用功”,用心,即欲得于笔,当妙于心;用情,即充满感情,饱含激情;用功,即在苦练笔墨技巧的同时深入体味,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中国浩瀚的书法史从不给简单重复前人的书者留下位置。一名真正的书法家要善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古铸今,走出自己的路,创造有鲜明个性的艺术特色。申万胜就是这样一位继古求新的执着探寻者。他强调:“学书之人要善于从传统这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之中汲取营养。尊重传统,但不拘泥于传统,要在坚持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他善于思考,善于鉴别,经过长期的广泛吸收,古今兼顾,取精用弘,不断开拓书法表现形式,丰富笔墨语言。

自古及今,凡是能够达到艺术巅峰的书法大家,无一不是学养深厚的文人,有着开阔的社会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申万胜非常重视学养修为和文化浸润。他一生崇尚“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通过游历祖国的壮美河山涤荡心胸,开阔视野;通过广泛涉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书籍汲取养分、提高修为。申万胜是一位学者型书法家,不但具有深厚的书法理论素养、文艺理论修养,还有扎实的文学功底,在诗词、文学等方面均有建树,并时常行文著说,感受文学之美、书法之美、生命之美,出版多部书法集,并著有散文集《南美散记》。

申万胜把书法置于当代文化大背景中进行思考,不断扩展对书法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他认为书法是艺术,是文化,是精神家园,书艺无止境。长期以来,他始终处在不断的探索之中,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不断提高素养,开阔眼界。具有浓郁的书卷气也是申万胜书法的主要艺术特色。申万胜曾将《红楼梦》中所有的诗词联句及曲赋俚谣以书法的形式,用不同的书体创作而成《红楼梦诗词书法集》。作品构思精巧,形式新颖,情感浓烈,是文墨相生、独具魅力的上乘佳作,充分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

时至今日,他始终保持着严肃的创作态度和执著的求索精神,借笔墨写精神,借笔墨抒胸怀,每创作一幅作品都十分认真。申万胜青睐魏晋之韵味,上接秦汉之气象,下承唐宋之书意,崇尚明清之书风,善于通过点画粗细长短、结体大小正侧和墨色浓淡枯湿来表情达意,大到丈二巨幅,小到斗方扇面,都注重融入自己的艺术追求。

申万胜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儒雅洒脱、朴拙沉雄、浑厚高古的独特书风。其书碑帖融合,气格旷达,沉雄洒脱中寓凝重、老辣、生涩,无论结体与线条,均不主故常、不假修饰,而一任自然。他常悬腕手握长毫,屏息静气,但见落墨后提捺点画,纵横使转,一波三折。

他注重线条、墨色的丰富变化和结字的腾挪避就,善于在章法和意境上表达情感,从而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张力和时代精神。在用笔上,追求质朴自然、率性而为的创作境界,讲求笔法的运用,线条的质感力度和灵动。他认为“线条是有生命的律动”,通过“发迹多端”,实现“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的创作追求。他对线条的领悟和把握合理有度,将疾与涩、刚与柔、方与圆、粗与细巧妙结合在一起,时而苍雄若古,时而沉着华滋,笔墨起伏连带,游刃有余,如笔墨在纸上之舞蹈,无论点、横、竖、撇、钩、折、捺,都注重追求用笔使锋之妙。在章法上,胸有全局,意在笔先,参差错落,起伏跌宕,富有韵律。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点画与点画之间的呼应,字与字之间的顾盼,行与行之间的相映都讲究艺术效果,整体上气韵通达,虚实相生,神采飞扬。在意境上,追求“情与景汇,意与象通”的境界,把自己的真实情感渗透到作品中,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

申万胜对诸体均有涉猎,又以行草书见长。他的行草书以晋为宗,以魏入行,并从历代经典中吸取营养,碑帖融合,在碑的古拙奇趣中加以帖之灵动秀美。他的行草书崇个性、重抒情、尚写心,寓柔于刚,寓雅于拙,作品执意追求重、拙、大的浑厚之美,以博大沉雄的力感来表现内心感悟。其书无论是巨制架构还是尺幅小品,都能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美感。

学书之人首重人品。品格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申万胜追求书法的正大气象、阳刚之气和雅俗共赏。他常说:“丑、俗、邪、怪的自称艺术者,只能得逞于一时。不正而大,岂能长久!”

作为主管书法教育的中国书协副主席,申万胜不辱使命、勇于担当,他积极提倡:“让书法回归传统,循书法正道,用心灵感悟先贤的经典和自然天地中所深含的宇宙精神,用扎实的传统笔墨功夫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表现书法之美,让纯真雅正、风神潇洒的书风进入当代书法主流生存状态。”他认为:“雅”,不仅仅是指小桥流水的阴柔之美,也包括名山大川的阳刚之美。雅是各种艺术因素综合的体现,书法艺术在审美上追求“雅”,既是书法本体的要求,也符合当代人们的审美需求。他通过学习借鉴,不断探索创新,提出“书写的字要雅,书写的内容要雅,装帧的形式也要雅”的审美追求,为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主张。

一名军旅书法家对书法艺术的探寻一旦与军人的使命担当、家国情怀融会贯通,艺术境界才会凤凰涅槃,达到青出于蓝,艳冠群芳的高度。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称赞他说:“这样的经历,足以让他眼界高远宽阔;这样的阅历,足以让他思路宽广至深;这样的资历,足以让他胸襟博大无私。”字如其人,表现在申万胜书法艺术上,自然就有了雄浑阔大、深沉激越、金戈铁马的美学品格,构筑出一种刚健、雄强、凝重、浑朴的艺术风格。

一个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主义良知,决定了他的艺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申万胜将对文化的崇敬融入书法创作中,倡导书法家要带头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领导岗位退休后,申万胜对于军队书法艺术的发展和书法队伍的壮大更是予以极大的关注。他开班讲学、组织展览、提携后学。在他和同仁的推动下,军队书法事业近几年红红火火,军队书法群体已成为当代书坛一支备受瞩目的生力军。

如今,年近古稀的申万胜仍然对书法艺术保持着十二分的热情。他仍坚持每天临池不辍,潜心研习,正如他一首自作诗云:“心随墨道走,情伴线条游。妙笔缘磨砺,艺境无止休。”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