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故事励兵志
——南京军区司令部直属部队组织开展“强军故事会”大赛侧记
今年以来,南京军区司令部为配合开展“学习践行强军目标,做新一代革命军人”主题教育,在直属部队广泛开展“强军故事会”活动。不久前,直属部队14名“故事大王”,经层层选拔推送,围绕“传播强军好故事,释放强军正能量”主题,进行了精彩生动的讲述。一个个源自真实生活的强军故事,通过质朴的语言、鲜活的形式,呈现在官兵面前,持续激发了践行强军目标的精武动力。
内容为王,精彩故事人人爱
备战全军参谋尖子比武的队伍里,竟然有一名主动报名要求参赛的女军官。她是怎样书写巾帼精武传奇的?故事会一开始,讲述某部优秀女参谋张白的故事——《当代花木兰》,引起了官兵的浓厚兴趣。
参加“强军故事会”大赛的12个精彩故事,既有先进典型献身打赢事业的光辉事迹,又有普通一兵日常生活的感动点滴;既有穿越历史长河的灵魂追问,又有直指未来战场的铿锵誓言。内容为王,是本次赛事的一大亮点。
“精彩故事源于日常生活。”司令部直工部宣传处处长康俊介绍,如今“强军故事会”已成为直属部队一项经常性活动,各单位不仅利用党团活动、士兵大讲堂等时机设台开讲,还运用饭堂广播、网络论坛等平台,遴选优质故事巡回展播。
在某通信团中尉张苗讲述的《戏侃老吴护线记》中,上士老吴为了保护国防光缆,与素未谋面、正在施工的未来岳父发生争执,最后却又因此收获爱情的“神转折”情节,不仅让官兵啧啧称奇,更为老吴的敬业与执着点赞。
形式新颖,每个故事有灵魂
“什么是‘二’?‘二’就是较真,就是执着,就是敢拼。在二十出头的年纪,能‘二’得如此坚决,‘二’得如此精彩,唯我二排长夏祖威。”台上,来自某工程维护团上等兵何佳毅,透过生动诙谐的网络语言、落落大方的形体表现,把排长夏祖威矢志强军的故事演绎得活灵活现。现场100名官兵组成的“大众评审团”,通过电子投票器,把他“顶”到了第一。
“一个精彩故事的内核在于情节,外核则在于讲述者的个人魅力。”今年来,直属部队广泛开展强军故事擂台赛,何佳毅报名参加团里的故事会海选,经历了基层官兵、团队领导和文艺骨干组成的各级评委全方位指点,讲故事的水平和舞台表现力得到大幅提升。
“为符合当代官兵的口味,讲故事不能局限于‘我讲你听’,而该把多种形式聚合起来。”当看到一名选手身着战斗装具上台开讲时,某团指导员张丞在台下说道。比赛中,有的单位采取评书形式,醒木一拍,故事道来;有的则精心设置舞台,把故事讲出了情景剧的感觉。幻灯片、背景音乐、军营DV等多媒体元素,融入了比赛全程。
某通信团讲述《永不凋谢的杜鹃花——施奇》故事,大胆引入当前火热的“穿越剧”构架。在男声旁白的背景叙述中,19岁的通信女兵田野,与皖南事变中为保通信畅通而牺牲的19岁烈士施奇,进行了一场直击灵魂深处的时空对话。“19岁的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诠释革命军人坚韧的力量和不屈的意志。”当田野说出这句话时,台下不少官兵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影响深远,强军故事聚力量
“听了一个生动的故事,就像是上了一堂高质量的思想教育课。”既是参赛者又是听众的某兵种训练基地下士何志伟感慨良多。
“以往政治教育课,虽然连队干部也经常讲一些影视作品和书上的英雄事迹,但在片刻感动过后,还是感到离我比较遥远,没什么代入感。”何志伟刚到基地时,整天与铁甲战车为伍,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对此颇有微词。然而当他听到“兵教头”张纯过人技艺练就胜战胆魄的故事后,被其事迹所打动,努力追赶成为了一名精武教头。
“身边典型最真实,通过艺术表现‘加工’给战友们看,更能引起共鸣。”某通讯训练大队一级军士长、“兵王”陈洪斌入伍29年,独立编写通信教材四部,带出5000余名弟子,检修装备近千台,节省经费数百万的故事,经中士梅俊讲述后,在单位官兵中引起了巨大反响。不少官兵还把“我不是将军,但我甘当将军手中的一把‘利剑’”“小卒亦为将军剑,翻身跃马可击胡”等陈洪斌“语录”记在本子上,作为激励自己前行的座右铭。
强军征程路漫漫,精彩故事伴兵行。比赛虽然落下帷幕,直属部队官兵的脚步却没有停歇。大家纷纷表示,要通过不懈努力,争取在强军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
(责任编辑:唐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