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军医,后期专攻心理学。现在我已光荣在党53年,如今响应号召担任‘社区政委’,为大家服务,我感到很荣幸!”面对疫情防控严峻考验,上海市徐汇区军休干部杨丽华主动请缨、坚守一线,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老党员的初心使命。
给宝宝找小防护服
杨丽华所在小区有77幢楼,近2000户、6000人。小区体量大,人员众多,刚开始做核酸检测时队伍混乱,时不时造成拥堵,一次核酸检测多则长达五六个小时。维持秩序、引导分流,检测结束后,志愿者们身心俱疲。为了提高效率,杨丽华做了一个“2米距离”的引导牌。“有了这个‘手持移动’的引导牌,终于能给志愿者们的嗓子‘放个假’了,杨老‘无声指挥’的效果好多了!”居民感慨道。
听说有一户人家不愿意下楼做核酸筛查,杨丽华立刻联系了这家人,了解情况。得知这家有一个8个月大的婴儿时,杨丽华亲切地关切道:“是不是担心宝宝感染所以不做核酸?我帮宝宝找一件小防护服,可以吗?”对方听后马上同意了,之后自觉主动参加核酸检测。
除负责核酸检测服务工作外,杨丽华还负责物资分发,常常从早忙到晚,没有一刻停歇,防护服下汗水湿透衣背。家人和朋友心疼她,多次劝她退出志愿服务,但她坚定地说:“我是一名军人,上了战场哪有做逃兵的道理,疫情不散,我不能退!”杨丽华的忘我奉献感染了社区的很多居民,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志愿服务队伍中。
“刚开始愿意‘干活’的人很少,杨老身先示范,搬东西、发东西,我们参与常规志愿服务的人员由最初的3人发展到了21人,队伍壮大了!”志愿者说道。在杨丽华的影响下,志愿者发放物资的速度越来越快。
杨丽华是一名从业20多年的心理学工作者。多年来,小区居民有心理问题,居委干部总是找她帮忙,为居民治疗和疏导。这次疫情封控,她又一次发挥了专业优势。
4月初,小区里一位居民感染新冠肺炎,她的情绪有些低落,整夜无法入眠。杨丽华每晚通过电话安抚,用认知疗法、音乐疗法、放松训练法帮助她放下包袱。经过几次治疗,她的心情好多了,从方舱回来后,她对杨丽华说:“非常感激您,是您陪我度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日子。”
一天晚上12时多,完成物资发放的杨丽华回到家刚洗漱入睡,电话铃突然响起。听筒那端传来啜泣声,一位女士说,封控以来,她感到极度焦虑,边说边哭。已极度疲惫的杨丽华还是打起精神,耐心聆听,引导居民通过冥想的方式进行放松。经过近2个小时的咨询,居民的情绪终于缓和了下来:“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这么放松过了,谢谢您!”
除了做好社区居民心理疏导工作外,杨丽华在今年4月还报名参加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的“百名军医”线上抗疫医疗咨询志愿服务队,为军休干部和广大市民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推着小车送上快递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杨丽华与爱人商量成立一个巡逻队来继续维持小区秩序。“这个提议好!”居委干部当即采纳了她的建议。
杨丽华带着巡逻队对居民进行防疫规定劝导,并对封控楼进行定时消杀。一次,有位居民带着宠物狗下楼做核酸,小狗突然暴躁起来,在排队的人群中乱窜,邻居们四散躲避。杨丽华立马上前对狗的主人进行劝阻。“做核酸为什么不能带狗,这是谁的规定?”狗的主人厉声质问。周旋中,杨丽华被小狗咬了一口,对方气势瞬间弱了下来,把狗带了回去。“我也会觉得委屈,但为了居民们的安危,我必须站出来!”杨丽华事后这样说。
不仅如此,杨丽华还每天推着小车为居民运送上百件快递,大家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很心疼,很多居民朋友都劝她:“这么热的天,您就不要再为大家运快递了!”她却云淡风轻,“辛苦我一人,方便大多数,值得!”一如既往地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老党员的胸襟和风采。
从倒春寒到夏蝉鸣,从打赢大上海保卫战到巩固疫情防控成果,这位“社区政委”坚持呵护“心”健康,积极传递“馨”温度,换来了社区居民的安心、暖心和信心。(上海市徐汇区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