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上海市徐汇区退役军人应急志愿队医疗服务分队退役不褪色,战疫在一线

2022-04-20 12:12:00来源:退役军人事务局
上海市徐汇区退役军人应急志愿队医疗服务小分队是徐汇区组建的第一支退役军人志愿队,这支19人的队伍年龄从56岁到22岁,来自陆、海、空、武...

上海市徐汇区退役军人应急志愿队医疗服务小分队是徐汇区组建的第一支退役军人志愿队,这支19人的队伍年龄从56岁到22岁,来自陆、海、空、武警、消防部队的退役军人。在接到应召令后第一时间完成集结组队,派驻到漕河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医疗服务支援。组建当天经过短暂的培训即投入到岗位中,担负了较为繁重、较为复杂、较为危险的支援任务,全体队员拉的出、顶的上,保持了顽强的战斗力,展示了退役军人的风采。

退役军人李季 医疗服务小分队领队

军转干部李季,是队里年龄最大的退役军人,也是唯一的一位女性。这位有着20年军龄35年党龄的老医务工作者,在接到应召令后义无反顾参加了徐汇区退役军人医疗服务小分队。退役不褪色、退休不退志、离岗不离党,她虽已退休身体也经历几次大病大刀,但她身上依然保持着军人作风,时刻牢记党员身份,每天骑着小黄车按时来到支援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调着整个援助工作。她说:在这种时刻能从事医疗支援工作就觉得是和老同事们一起并肩作战,心里很充实。

退役军人鲁绪乐 医疗服务小分队物资组组长

鲁绪乐从军12年军官转业,曾参加过08年汶川抗震,99年雅安拯救大熊猫公益活动等。转业后时刻铭记我是军人又是党员,哪里需要就积极贡献自己的余热。这次疫情发生后,他到处想办法找组织,参加志愿者服务,终于在徐汇区退役军人局的组织下参加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队医疗支援小分队。他担任医疗小分队物资组组长,带领7位退役同志一起,为漕河泾社区所属核酸检测点配备和分发所需医疗耗材,同时也要保障漕河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的装备分配。物资组需要调配几十种医用耗材,而且医生护士要随时出发,居委会也会随时来领取辖区所需物资,每次全市大筛他都坚持和组员一起凌晨4点到岗,协助中心医生分配发放。带出去没用完的物资带回后,他和物资组的同志进行有效的消杀后,从新归类分箱,每次在任务群中,中心老师有任务通知,不管是什么时间,他都以我是军人我是老党员我得先上积极踊跃报名。他说:退伍不褪色,若有战、召必回,在国家和平时期可以安心做自己的企业,在国家危难之际我必须做出退役军人应有的贡献。

退役军人寿天昊

退伍军人寿天昊原是南部战区海军,在航空母舰上服役,克服重重困难,刻苦训练掌握了军事技术和本领,受到过习主席的检阅,聆听过习主席的谆谆教导,立志要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立功劳。他一直记得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心中永存“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在我市疫情局势严峻时刻,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在召令发布第一刻起就报名参加抗疫一线工作参加医疗小分队,现在医疗小分队物资组参加防疫物资保障工作,用我不怕苦不怕累的行动与新冠病毒搏斗,再次投入到了保卫人民生命的崇高事业中去。

退役军人张益铭

退役军人张益铭,曾服役于火箭军新疆某部。疫情以来,他一直在所在小区做志愿者,除为小区住户发放物资,抗原检测等,他主动请缨,奋不顾身冲锋在先,到阳性楼栋帮助送配物资,不惧感染风险,为阳性封控楼栋居民排忧解难。

4月9日,徐汇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布《关于招募上海退役军人抗疫社区应急志愿者》的紧急招募后,他第一时间响应号召报名参加。加入医疗小分队后,他有时会早上四五点钟去漕河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到采样物资分发中。白天他会给前线医护人员配给物资保障;也会骑着三轮车配合医生给阳性、密接患者进行采样;晚上从卫生中心回到家后,他会继续在所在的小区做志愿者。脱下戎装,披上“大白”,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戎装虽卸、初心依然”的忠心与担当。

退役军人李德炯

退伍军人李德炯,是93年老兵,作为一个新上海人,在疫情中,主动积极投身于漕河泾社区卫生中心防疫工作,从响应征召到现在,一直协助中心各类防疫物资配送发放,发扬退役不褪色的带头作用。

退役军人孔令党

退伍军人孔令党,参军入伍12年,06年入党。疫情期间为居住社区老人健康云线上使用教学指导,抗疫物资搬运上门。积极参加退伍军人事务局号召响应,听从安排,严格执行所分任务,负责核酸大筛查物资分发以及回流筛查核酸物资分拣入库。做到物资不铺张浪费,节约每一份物资,小到一个方便袋等,使国家抗疫物资每分钱都花在了刀刃上。

退役军人葛德龙

葛德龙,从军5年,在徐汇退役军人局发出志愿者召唤令后,第一时间报名。因疫情封控,他不能第一时间报道,封在家中看着队里的战友紧张的战斗他心中万分焦急,在获准可以外出后立马投入医疗服务小分队物资组的医疗物资调配分发工作。物资组随时随刻会接到新的任务,“明天大筛,需要200份物资包”这样的情况他已习以为常,起身搬运、分类、打包,他和物资组的战友以军人的速度完成工作,令卫生中心的医护们连连竖起大拇哥!

退役军人徐玉森

退役军人徐玉森,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号召下投身到退役军人志愿服务中,不惧感染风险参加了医疗服务小分队。在小分队物资组承担医疗物资调配分发工作,帮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送配各种采样物资。物资组时常有突发任务,每次接到任务他都挺身而出,早上5、6点甚至凌晨3、4点踏着星光来到卫生中心打包配发物资,直到医护人员都按时装备好出发,他才坐下喘口气。有时中午一吃完饭他和物资组的战友没有休息片刻就又回到了大厅材料堆中忙碌起来,当人问他累不累时,他说:虽然累,但值得!虽然脱了军装,但我永远是战士。

退役军人孙奕刚 医疗服务小分队消杀标本组组长

作为一名党员、退役军人,孙奕刚同志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第一时间亮明身份,勇于担当,积极参与了所属居委社区的志愿服务工作。当在疫情防控形势最严峻的时候收到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志愿者征召通知后,不顾自己腰伤还未完全恢复,又义无反顾的响应号召、服从安排,奔赴漕河泾街道社区卫生中心抗疫工作一线。

在负责消杀工作的同时,不顾劳累主动协助物资分拣,在社区核酸检测压力大的时候,更是勇担风险,主动协助医护人员驾驶三轮车进社区上门给阳性疑似住户进行核酸采样和核酸样本的转运工作。四年现役,二十一年预备役,军装虽褪去,但军人的气节早已镌刻进灵魂,从4月1日浦西封控至今,他始终冲在一线,践行“若有战,召必回”的承诺,体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疫情防控工作最需要的时候,再现军人的荣光,再展军旗的风采!

退役军人张濠元

退伍军人张濠元接到召集通知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徐汇区退役军人志愿者医疗小分队。近阶段社区集中开展核酸筛查,社区医院承担了街道防疫工作最重要的部分,他加入了医疗小分队消杀标本组,每天都协助社区医院进行核酸样本接收整理、分类、搬运工作。哪里需要哪里搬,当下社区采样的医护人员因没有驾驶员而着急时,他自告奋勇驾起“机耕道上的巡洋舰”冒雨载送医护人员及时赶到现场,空暇时他也会和物资组的战友一起整理物资包,为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减轻负担做好物资保障。

退役军人严建耀

退役军医严建耀,在部队就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疫情发生后,主动联系组织,退役不褪色,积极冲在第一线。入驻漕河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先后参加医疗废物转运,协助核酸采样,核酸标本转运等高风险工作。工作认真负责,吃苦耐劳,不辱“人民军医”的光荣称号。

退役军人李敏

4月9日,徐汇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布紧急招募令,号召全区退役军人投身抗疫社区应急志愿者,李敏作为一名党员,又是退伍军人,关键时刻发扬“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精神,牢记入党誓词,积极响应号召加入退役军人志愿者队伍。参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样标本的统计存储和转运的工作。由于此项工作是在整个采集转运流程中风险最大的环节之一,所以要求在工作中不能有一丝的疏漏,他发扬部队一丝不苟 认真仔细的工作作风,在工作中展现出优良的军人品质。

退役军人钱懿雍

退伍军人钱懿雍是上海消防部队消防班退役军人,曾无惧生死冲进火场与火灾搏斗保卫人民生命财产,现当前疫情局势严峻,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在召令发布第一刻起就报名参加抗疫一线工作。现从事街道卫生中心的杀消工作,负责全院的消毒灭菌与新冠病毒搏斗,再次投入到了保卫人民生命安全的工作中,尽到了履行社会的责任!

退役军人胡佳

退伍军人胡佳,在封控期间一直希望尽快投身抗疫一线的战斗,迅速响应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志愿者招募,下沉漕河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他毫无怨言随工作需要不断调整工作岗位,参加了医疗垃圾清运、采样标本接送、物资分拣搬运等工作,为抗疫工作贡献力量。

退役军人岳亦成

在浦西封控管理前,岳亦成驻守岗位,看见了许多逆行者凛然的背影,见证了他们的故事,每每投去敬佩的目光,他都会问自己“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当他看到了徐汇区退役军人局的招募公告,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时刻谨记:一日当兵,终生为国。“疫情就是命令,军人必须冲锋在前!”。闻令而动,他二话不说加入了退役军人抗疫志愿者队伍。在医疗分队他被分配到了标本送样组,忙碌地采样,紧凑地送样转运,不间断息的连续工作早已将岳亦成的衣服湿透。

“疫情当前,我们更应该发扬敢打硬战的精神,全力以赴,众志成城打赢疫情攻坚战!”苦和累在他眼中算不得什么,他始终铭记着退伍不褪色”“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戎装虽卸、初心依然”的忠诚与担当。

退役军人张武超

退役军人张武超,2000年12月退伍,今年4月8日首批报名参加退役军人抗疫应急志愿者,4月10日到漕河泾卫生服务中心报到,分配到中心片区的核酸检测标本组,负责标本的接收、登记、分类统计并转运工作。标本组接触采样回来的标本,存在的风险不言而喻,他用实际行动传承了军人退伍不褪色的传统,彰显了听指挥,不怕苦、不怕死的军人本色!

退役军人徐明泉

退役军人徐明泉,曾服役于广西部队军直武侦连,一级士官。在部队练就了一身散打硬功夫,退役后仍坚持锻炼保持强健的身体待祖国召唤。此次市退役军人局发出召令他便第一时间报名应召,加入徐汇区退役军人应急志愿队医疗服务小分队,在标本组承担采样标本的统计存储和转运的工作,采样标本回来经常在晚上,有时甚至半夜,他和队员们就轮流上晚班保障核酸样本及时转运。

退役军人刘海波

退役军人刘海波,曾服役于陆军某通讯部队。疫情暴发以来,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及共产党员,一开始就积极投入参加所在小区疫情防控志愿者工作,发扬军人不怕苦精神。后经组织召唤有幸参加上海市第二批退役军人志愿者队,在徐汇区退役军人志愿者医疗小分队后勤组工作。因在部队中曾担任过炊事班后勤管理工作,在漕河泾卫生中心厨房因疫情原因炊事人员极度缺乏之际,他毅然响应回到阔别16年的工作岗位,为我们的医务工作者能够吃好每一顿饭,默默做出一名共产党员及最美退役军人的贡献。

退役军人鲍诚

疫情蔓延上海一月有余,徐汇区长桥街道退役军人鲍诚牢记中共党员的初心与使命,本着退伍不褪色的思想,积极报名参加了漕河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队的志愿者工作。他负责卫生服务中心的PDA的管理和信息统筹汇报工作,确保数据的及时有效性。信息组承接着市疾控下发的核酸与抗原异常情况,并统计汇总本街道具体情况,有效配合通知医护人员上门复测并汇报数据。在重复枯燥的工作中他认真仔细,希望通过简单的工作提高医护人员接任务出发的速度,更好更快完成各项核酸检测任务。(上海市徐汇区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