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于2006年、2010年、2014年连续三届被评为“上海市双拥模范镇”,先后与陆、海、空、武警、消防6支部队结为共建单位,最早的龙华海军消磁站已共建30多年。
4年来,华泾镇党委、镇政府以争创上海市双拥模范镇“四连冠”为目标,与驻区、共建部队相互协作,密切军政军民关系,以政策拥军、依法优抚为根本要求,以“双拥365”(全年365天心中装着部队官兵和优抚对象,全日制、全方位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力求双拥工作内容项目化、运作制度化、活动常态化、范围社会化)品牌为工作特色,以打造实事项目为工作基础,积极探索双拥工作行业化、区域化和社会化,不断拓展双拥工作内涵,进一步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有力促进了华泾镇精神文明建设和驻区部队建设的全面发展。
领导重视,完善制度,夯实双拥创建基础
华泾镇把拥军优属工作看成是一项光荣使命,把解决部队和优抚对象实际困难看成是一种政治责任。在多年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华泾特点的“双拥三四五六工作法”,即“三个到位”“四项制度”“五个带头”“六个纳入”的双拥工作机制,形成了上下一条线、军地连成片、条块相结合、齐抓又共管的工作格局。“三个到位”:一是组织机构到位,二是政策落实到位,三是运行机制到位。“四项制度”:一是每年不少于2次双拥工作例会制度,二是镇主要领导每年2次以上走访慰问驻地、共建部队和重点优抚对象制度,三是慰问现役士兵、家属制度;四是优秀复员退役军人进镇机关挂职锻炼、推荐就业制度。“五个带头”:镇领导班子带头学习双拥政策法规、带头接受国防教育、带头参加双拥活动、带头解决难点问题、带头融洽军政军民关系。“六个纳入”:把双拥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统一研究;把双拥工作纳入全镇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一制定;把双拥工作纳入维护地区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统一部署;把双拥工作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统一拨款;把双拥工作纳入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联席会,统一活动;把双拥工作纳入基层单位考核内容,统一考核。
强化宣传,丰富内涵,着力营造双拥氛围
宣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强化双拥国防观念,是华泾镇双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多年来,镇党委始终把国防教育作为双拥工作的重点,把双拥宣传、国防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注重从强化认识入手,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坚持发挥“三个作用”,即新闻媒体作用、领导带头作用、阵地宣传作用,积极开展国防、双拥知识进机关、进军营、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的“六进”活动,营造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的良好氛围。
突出重点,强化落实,推进拥军实事项目
华泾镇党委、政府坚持把为驻镇、共建部队解难题、办实事作为拥军重要内容,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着力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从节日慰问为主向经常性办实事转变,从解决部队一般性问题为主向解决部队难点热点问题转变,从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为主向科技智力拥军转变,取得了明显实效。为推进拥军实事项目落地,华泾镇不惜“下功夫”“花本钱”,如:投入50余万开通武警徐汇巡逻分队有线电视线路、整体添置营房空调、改造三楼会议室、改造四楼活动室;投入90余万改造道路下水道以及隔油池,解决巡逻车辆停车库用地建设等;投入30余万在海军消磁站内升华双拥文化广场;投入10余万在武警六中队铺装篮球场塑胶地;投入30余万完成在空代局监控弱电系统全覆盖,这些举措有效解决了部队的一批“急难愁”问题。近年来,为丰富共建部队文体生活,华泾镇向共建部队援建了网络学习室、小广播室等设施,并多次共同组织文体活动,开办电脑、合唱、街舞、国防教育、法律知识、医疗保健等各类培训班、知识讲座45期,赠、换图书15000余册,广受部队官兵好评。
真情关爱,服务细化,优抚政策落实到位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宗旨,优化服务优抚对象,及时研究解决优抚政策落实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加强检查监督,充分保障各项政策法规落到实处,切实维护广大军民合法权益。入伍新兵真情相送,退役士兵积极安置,各类补助发放及时,优抚对象上门服务结对关爱。
资源共享,服务社区,共建军民美好家园
驻镇、共建部队广大官兵视华泾为故乡,长期秉承“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思想,充分发扬拥政爱民光荣传统,积极支持、参与华泾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发展。主动参与徐汇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活动,多次组织部队集中清理整治镇域卫生死角。积极参与社区单位开展的各项活动,如设立课外辅导员帮助社区开展国防教育、消防安全知识普及等课程,积极参加地方植树、祭扫等活动。每年的“3·5”学雷锋日,部队官兵的身影总会出现在志愿者服务队伍中。(上海市徐汇区双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