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晟,一个87年出生的帅小伙。2008年参加大学生直招士官应征入伍,2011年在部队入党。经过部队大熔炉4年的淬炼后,2012年退伍,次年应聘到康健街道担任社区工作者,现为康健街道上师大新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疫情这么厉害,你怕不怕?”已经好几天未见到丈夫(爸爸)的妻儿在手机视频中问他。“怕是肯定的,但是危机时刻,我们社区工作者只有一个选择——“保护好自己,坚守好岗位”,全力以赴严防死守社区这道最后的防控线,这样我们的居民才能安心。”周晟很坚决地回复视频里的妻儿,心里却充满了愧疚。
为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从1月31日至今的多半个月里,他独自一人居住在师大新村的房子里,便于随时坚守居委,饿了随便吃点方便面,身体不舒服也悄悄地硬抗着。
雷厉风行的军人做派
为快速有序落实街道党工委部署的各项防控任务,1月24日,周晟召集两委班子、“三驾马车”、街道联络员召开动员会,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形成了党组织书记总牵头负责,居委主任牵头带领居委干部走访排摸和矛盾化解,物业经理牵头门卫值守、消毒保洁、垃圾清理等三股力量齐头并进、忙而不乱的良好局面。
街道的联络员、所有居委干部和志愿者们也都实行分区包干、定岗定责定人。全体工作人员每天实行小“两会”,早会(8:00之前)明确当天任务和调配任务;晚会(20:00之后)沟通总结当天的经验或不足,确认当日事当日毕。科学的排兵布阵,确保了上师大新村居委会在最快时间内完成了所辖师大新村、科技园、文馨苑等3个自然小区共2315户居民的第一轮排摸工作,为全局工作夯实了基础。
必须要掌握主动权
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上师大新村居委会在周晟的带领下仿佛成了另一个别样的“军营”。他与全体居委干部带物业、社区党员、志愿者们主动出击,努力掌控阻击疫情的主动权:第一步,发动楼组长、居委干部对辖区内出租户、自住户、外地来沪、即将回沪的人员信息全部排摸上来,做到流动人员底数清、重点人员信息全、目标管理动态严。第二步,发动物业,对小区内登记在册的外地牌照尤其是鄂牌车辆进行电话追踪和确认回沪信息,做到动态跟进管理和提醒。第三步,对三个小区实行全封闭管理和24小时值守。发动25名社区志愿者充实到三个小区的入口处,轮班值守,问询出入人员情况并测量体温,确保一个也不漏。禁止所有快递和外卖人员进入小区,指定物品摆放区域,通知居民自行领取,将病毒传染隐患控制到最小概率。
强将手下无弱兵
身处同一个战壕,在周晟的身先士卒下,平时注重带班带队的成效凸显出团队的力量。“我们两委班子成员很团结,我经常被他们感动到!”
当街道吹响阻击疫情集结号时,居委主任史连成几乎每天都和周晟一道,早晨8点前到岗,晚上8:30以后离岗;58岁的社工叶隽老师,一人包干文馨苑近300户居民的走访排摸工作不言累;文教干部李文靖身体欠佳却主动请缨工作;年轻社工章昕璐每天早早到岗;住在川沙的社工蔡佳薇更是“拼”,几乎每晚都要统计汇总表格到夜里8、9点,做到当日事当日毕......团结就能创造奇迹,上师大新村7名社工与疫情赛跑,排摸人员、口罩预约登记、每天拨打近100个通知电话、协调社区矛盾等等难题都被他们成功跨越了!
鱼水情深共渡难关
在康健街道居民区党组织书记队伍中,30岁出头的周晟还属于“年轻的小书记”,办起事来却“心细如发”。除了重点关爱好小区内隔离人员外,对弱势群体的关照从未落下。
当得知社区一部分独居老人、孤老行动不便无法排队预约口罩、更不会使用手机时,他及时安排居委干部登记好老人信息,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老人们不焦虑了,他们远在外地的子女们纷纷打来了感激的电话......居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对周晟和他的居委干部们回报以更浓的“爱”:楼组长周阿姨得知周晟一个人住,主动送来了热乎的饭菜;社区党员、志愿者们得知周晟生病了,纷纷给送来了对症的药品、保健品,居民们的愿望很朴素:希望我们的党组织书记和居委干部们都好好的,能够带领大家一起闯过难关!谁也没发现,这个被同事戏称为“周宝宝”的军人书记,已被感动得留下两行热泪!
在部队的时候 ,周晟获得过“抗洪先进个人、优秀士官、个人三等功”等荣誉,进入康健街道后,他连续三年荣获“优秀居民区书记”等诸多荣誉。此时此刻,这个脱下了军装走进社区的军人书记,又在社区“战疫”中用默默的行动告白:我是国家的好儿子,我是人民永远的子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