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上海市徐汇区天平街道退役军人志愿者分队部分一线抗疫人员在曾经奋战过的地方定格“竖起大拇指”作为纪念。
一转眼,一个月过去了。这支退役军人分队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一手抓复工复产,一手抓疫情防控,践行着退役军人的使命与担当。抗疫有我,复工有我,复商复市全力以赴,常态防控须臾不歇!一起来看看这群退役军人的风采!
欣喜投入复工,自觉投身防控
某主干道边的便利店,退役军人魏坤明正忙着为顾客买单。出门看天色,进门看气色,他和爱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这次复工复商对他们来说是件开心事。
魏坤明作为某公司的合作伙伴,订货、摆货和卖货是三大件,单位时间内多劳多得。疫情告急期间,店里停止线下营业2个多月,每月的房贷、房租支付,还有一家四口的生活费用,没有产出只有消耗,对他来说也有一定压力。
然而,即使有经济压力,有疫情风险,为了早日清零、城市如常,他毅然报名方舱转运分队。从4月中旬到5月底,魏坤明持续46天住在闭环酒店,负责方舱病人的转运工作。有时到外省方舱,距离远、时间长、温度高,吃过早餐要到傍晚才能喝水吃饭,口内发苦,咽喉生烟是常有的事。近两个月的方舱转运,他边学边干边总结,变成了会消杀、会对接、会做思想工作、会把握安全行车的“转运能手”。
6月18日下午,当得知社区次日组织核酸大筛查,他主动报名参加。第二天一早,他就来到任务点位,穿上大白维护秩序,回收抗原检测试剂。
上班是本职,抗疫是天职
因疫情防控,退役军人郁昕华所在某银行办公点位规定外来人员一律免进,因错峰上班,偶有加班,郁昕华正在处理手头分管事情。作为在单位几十年的老同志,她已是轻车熟路,并以周密的思维,依照最优化程序和方法,把事情处理得汤清水利。
6月7日晚上居委核酸筛查,12日、19日、26日从早上6:45分开始的核酸大筛查,她都主动报名,并步行30分钟早早来到任务点位,积极参与现场工作。
疫情期间,她为邻里、居委和分队操心,做我想做,做我能做。而今,全面复工复产了,她觉得“上班是本职,抗疫是天职”,只要有时间,就一直坚持做。
抗疫“多面手”,安保领头人
退役军人董云龙正在电脑上查看次日工作计划和迎接检查事项。凡事想好了再干,这也符合他集训队班长的经历。
一番提纲挈领之后,董云龙来到监控室,向各点位执勤人员介绍需要关注的事项,注意把握的细节。他说,这里是繁华区域,门岗需要关注外来人员检查登记,施工现场需要关注安全的监督和检查,内卫需要抓好秩序维护。
穿上大白能抗疫,回归本职明白人。疫情期间,董云龙既参加社区核酸筛查的粘码、扫码、消杀、维护秩序,又参加抗原集装和发放;既参加药物认领,又当闪送员;既参加保供物资搬运,又加入“最后100米到家”服务,他不仅是个“多面手”,“配药侠”工作更是受到居委和群众的一致肯定。
做最可爱的人,做最可靠的人
作为天平街道退役军人志愿者分队的领队,复商复市后,曾建华首先关注本志愿分队人员复工情况。2个多月的共同“作战”,他和10余位队员有分工、有协作、有默契,也有军人的情怀和积淀的友谊。他了解到,分队成员陆国瑞、禹松方已返回老家,其余人员回归原先岗位,正全力推进复工复产。
6月1日起,分队转入常态化运行后,他思想不松、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倡导分队成员“复工一马当先,防控须臾不歇”,在本小区、工作点位就近积极开展志愿活动。他主动向居委请领任务,加入居委常态化志愿服务群,继续战斗在常态化防疫战场上。6月5日至7日,连续3天夜间大筛,6月12日、19日、26日及后续大筛,他顶着高温提前到达任务点位,带领队员一线协助核酸筛查,积极主动做好采样点工作。
大事难事看担当。只要需要,他随时愿意带领分队成员出征,穿上防护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