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上海徐汇退役军人冯斌:立足岗位勇担当 司法为民树榜样

2020-08-20 14:28:00来源:中国网
榜样,是一本书,为我们指点迷津榜样,是一盏灯,为我们照亮前路榜样的力量激励人心、催人奋进榜样,就在我们身边向上海司法行政系统的榜样...

榜样,是一本书,为我们指点迷津榜样,是一盏灯,为我们照亮前路

榜样的力量激励人心、催人奋进

榜样,就在我们身边向上海司法行政系统的“榜样”致敬

冯斌

徐汇区司法局华泾司法所所长

冯斌是一名当了21年兵的部队转业干部。他对党忠诚、严守纪律、廉洁勤政、踏实肯干。

十多年间,他在司法所所长的岗位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勤于学习法律政策,善于谋划工作思路,努力寻求突创新破,在工作中形成了鲜明的个人特色以及独到的工作方法,辖区的法治宣传、社矫安帮、法律服务、矛盾化解等工作成效显著。

华泾所连续多年年终考核获全区榜首。先后被评为市“示范司法所”、“五好司法所”、“标准化司法所”,2009年、2014年分别被评为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并荣记集体三等功一次,2015年10月,被授予“全国模范司法所”,华泾镇连续两届被评为市普法宣传教育先进集体。

冯斌个人在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岗位上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市、区司法行政先进个人,荣记个人三等功一次,2017年,作为全市唯一一名司法所长被评为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统标兵个人;2018年被评为上海市人民最满意的新时代司法行政人。2019年初,被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长,7月被授予上海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上海市最美退役军人提名奖。

立足地区实际,紧盯主要矛盾敢出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华泾地区部分农村宅基地,农村集体资产处置和撤职村队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越来越多。2008年10月,他走上所长岗位时,正值华泾镇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攻坚阶段。根据华泾的实际情况,他把调解庭延伸到村(居)委,用了一年多时间,终于啃下了因撤制村队和集体资产处置所发生的各类社会、家庭矛盾纠纷586件,确保了华泾镇的城市化进程的正常推进。

例如华泾镇东湾村。当时他带着团队一边进行排摸,一边宣传相关的法律知识。当时仅东湾村就有120多个家庭在财产、遗产继承、农龄费的分割方面有矛盾,为此,他把律师、法官、人大代表、党代表、群众代表和调解员等资源整合在一起,把调解庭前移到村委会,经过半年多时间,终于让所有的当事人在撤职村队过程中拿到了自己应得的利益。这种“提前分析、主动出击”的工作作风一直延续至今。

发挥特长优势,紧跟时代需求重宣传

  

冯斌在部队从事十多年媒体宣传工作,刚到司法所时,他组织律师进军营、到学校,走企业,跑村宅,宣传活动丰富多彩。

同时,冯斌还在华泾公园开辟了法治文化广场、华泾镇法治文化墙、华泾镇法治文化长廊、华发路法治文化一条街。其中,华发路法治文化一条街还被评为上海市首家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品牌阵地。

2018年8月13日注册上线的,由中央政法委的长安网、长安剑、一点资讯联合开发的一点号,连续18个月名列全国司法榜单前十强。

2020年初,冯斌又在华泾公园建了法治微雕群;为贴近时代需求,开展互联网+法宣,冯斌注册了“华泾司法”微博、微信公众号,现其微博已吸引微粉达57000多人。

10多年来,在他的努力下,华泾镇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办得有声有色。在每年一场的法治文艺汇演上,常把一些典型特殊“调解案例”搬上舞台,寓教于乐、开展普法;同时,举办法治书画笔会、法治春联、法律大超市等活动。在法治宣传中嵌入传统文化元素,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和生动有趣的活动开展宪法宣传和普法教育,营造了良好学法用法尊法守法氛围。

善于学人之长,紧扣为民服务勇创新

  

近年来,冯斌先后到浙江、江苏、安徽、北京、贵州、福建、重庆、四川等地学习司法所建设经验。从2015年起,从全国各地到华泾司法所学习交流的人员也有近百批次。他走出去学习,请进来送宝,善于抓住每一次学习机会。

正是因为冯斌的创新和学习精神,许多具有前瞻性的工作才得以实施。2014年初,冯斌发现原有的“科室化”的工作模式已经制约了司法所的职能充分发挥,在市、区司法局指导帮助和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支持下,华泾司法所被打造成为上海第一家“标志标识统一、功能内涵统一,管理流程统一”,建筑面积400平米的“5+X”标准化司法所。内设的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承担着“调解受理、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联络”等职能。

2016年,冯斌又把公共法律服务延伸至全镇17个居民区,并配有律师做法律顾问,参与小区的治理、普法宣传以及矛盾纠纷化解,同时还实现网上视频咨询,上可与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对接,下可与居民区联网,社区居民足不出小区,就能享受到家门口的法律服务。(徐汇区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