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钱星星
12月18日,兴义市乌沙镇最偏远的少数民族村庄普梯村的革居组异常热闹,听说武警黔西南州支队的60多位武警战士要来帮忙修通组路、开展义诊慰问,村民们唱起山歌、跳起舞蹈,早早地赶到村口迎接。
“最后一公里,我们和老百姓一起修!”战士们一进组就忙起来,与群众一道挖石、倒土、铺路,力争在年前将这条泥巴路修成3.5米宽的水泥路。
革居组地处深山,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主要是老人、儿童留守,进组要走黄泥巴路,晴天满身灰、雨天满身泥,大车小车进不去。
空巢老人文国态告诉记者:“在武警战士帮助下,村里水通了,桃树、生姜、辣椒种了起来,就差通组公路没有修好。”
“到收获季节,会有10多辆车到村门口收购农产品卖到云南罗平、富源、昆明等地,但是我们组里路不好,只能靠人力背负,遇到坏天气运不出去,就眼睁睁看着种植的艳红桃、粮食、生姜烂在地里,大伙着急啊。”村民田大福接过话茬。
3年来,修路的事天天被村民挂在嘴边,年年摆上村委会议事日程。经过援建普梯村的武警黔西南州支队多方协调,25万元的修路资金有望解决。
修路心愿终于要实现了!村民主动出地让房,甚至留守老人、妇女儿童都纷纷投工投劳。在武警战士来之前大伙已干了一个月,但因为劳动力不足进展缓慢。眼看年底了,村民们急在心里。支队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官兵前往支援,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一幕。
这边修路热火朝天,那边的小广场上义诊活动也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只要是看到穿军装的,村民们都会笑着打招呼,邀请到家里去吃饭,有的村民熬制姜汤送到战士手中,感激之情淳朴而浓烈。
(编辑: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