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军地组织海上民兵运输分队进行参战支前演练。王冠军摄
盛夏之夜,闷热难当。位于长江入海口的江苏省太仓市港区,某防空部队一场实战背景下的作战演练正在上演。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这次演练的通信联调、水电供给、交通转场、警戒防卫等勤务保障任务,全部由太仓港区和太仓民兵负责保障。这样的全程保障,太仓市近年来进行了多次,而这只是该市倾力服务驻军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一个缩影。
“土地再金贵,只要战斗力建设需要,我们也舍得”
北濒长江、南临上海,素有“锦绣江南金太仓”之称的太仓市,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堪称经济聚宝盆。然而,经济越发达,地价越走高。如今,太仓市的地价可谓寸土寸金。但是,该市得知一支新部队要在太仓安家落户并需要数百亩土地的意向后,市领导代表全市人民表态:“土地再金贵,只要战斗力建设需要,我们也舍得!”一诺千金,太仓市全力保障这支新进驻部队的营房和军事设施建设。部队正式进驻那天,太仓人民敲锣打鼓、夹道欢迎。
只要事关部队战斗力建设,太仓市就是这样倾力支持。驻军某部加快军事斗争准备后,需要扩建训练基地,并且选中的地块是规划中的经济开发区,涉及经济效益巨大。太仓市委、市政府为此专门召开干部大会,讲清一时一地的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长远利益的关系。统一了大家思想后,他们调整开发规划。征地过程中,该市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深入群众家中做工作,面对面与拆迁居民讲政策、办补偿,使相关居民很快就搬迁完毕。
笔者在太仓市国土局了解到,该市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中,坚持军需与民用一体、平时与战时衔接、经济与战备兼容,先后划拨千余亩土地保障驻军练兵备战需要;先后援建部队训练场12个,修建战备公路、输油管道百余公里,建起港口和车站军用装卸平台20多处。
“部队练兵备战需要什么,地方拥军支前就做什么”
7月30日,太仓市拥军慰问团顶着烈日来到东海前哨某演兵场慰问参演的驻军官兵。先期到达的是该市10多名装备技术专家,只见专家们身着迷彩服,和参演官兵一起活跃在演兵场,伴随部队开展装备技术保障服务。
着眼未来战争,拥军如何创新?该市领导说:“部队练兵备战需要什么,地方拥军支前就做什么!”为此,该市每年收集一批高新科研成果推荐给部队应用,并帮助部队消化吸收;组织科技人员与驻军官兵联合攻关,集智破解了22个制约战斗力建设的科技难题。同时,该市与驻军部队联合建立了技术力量军地共建、科技潜力定期更新、装备维修多方联保等8项工作机制,遴选100余名高新技术人才组成科技拥军队伍,为驻军部队提供多领域的技术保障服务。6月下旬,正在演练的驻军某团一部新型火控雷达突发故障,该团依据太仓市《科技拥军人才信息管理系统》寻求支援,很快就联系上了邻近演练场的某装备厂家工程师。相关专业的工程师闻讯后立即放下手头工作,驱车奔赴演兵场,帮助部队及时排除了故障。据太仓市人武部部长陈立华介绍,该市还依托医疗、食品、油料等10多个行业,建起了100多个拥军支前装备物资储备点,全力保障部队的军事斗争准备。
“军事斗争准备拓展到哪里,支前保障就紧跟到哪里”
“八一”前夕,太仓市军地联合组织民兵展开了一场近似实战的海上应急应战演练,民兵们驾驶快艇在波峰浪谷中穿梭,抢修装备、运送弹药和油料、转运“伤员”。据悉,该市军地根据民兵承担的使命任务,每年都要数次组织民兵进行海上参战支前和应急救援演练,已成功打造了一支能够随时遂行海上应急应战任务的新型民兵作战力量。
2013年初,太仓市人武部根据驻军部队军事斗争准备需要研究论证组建海上民兵应急大队问题。方案提出后,有人对此有顾虑,认为建海上民兵队伍投入大、风险大、平时用处不大。该市领导说:“部队军事斗争准备拓展到哪里,地方拥军支前保障就要紧跟到哪里。处于万里长江入海口的太仓市,不能没有一支过硬的海上民兵队伍!”基于这一认识,该市军地领导分头到相关单位做工作。很快,他们在市海事局成立了全国首家海事系统武装部。以这个行业系统武装部为平台,他们整合海事、渔业、远洋、交通等系统的海上力量,组建了拥有数十艘船只、数百名海洋专业人员的民兵海上应急大队,使太仓民兵支前保障范围向蓝色大洋拓展。
(责任编辑: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