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征兵动态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顺德:鱼水情深促双拥之花绚烂绽放

2015-08-11 11:44:05来源:南方日报(广州)
今日的顺德,其军民鱼水情深的和谐现象已经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双拥的情怀更是深入每一位顺德市民心中,成为一个独特的基因,世代流传,经久不息……

这里曾是珠江纵队坚持革命斗争的地方。传承多年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光荣传统,让她屡获荣誉,在双拥道路上疾步前行,一路披荆斩棘、不曾怠慢,由此谱写出一幅幅鱼水情深的和谐美卷。

这是一个善于总结与创新的“双拥模范城”。它不曾因各种荣誉流连忘返,而是深扎双拥道路,结合自身实际,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双拥道路,最终走出一条极具特色的道路。

站在历史的全新起点,今日的顺德,其军民鱼水情深的和谐现象已经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双拥的情怀更是深入每一位顺德市民心中,成为一个独特的基因,世代流传,经久不息……

特色化拥军推进驻军单位与企业开展双拥共建

民拥军,鱼水情。把对人民军队的深厚感情转化为拥军的实际行动,顺德实现新跨越。目前,顺德在发动社会力量拥军、在非公组织中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方面进行了新探索。其中,顺德积极推进驻军单位与企业挂钩开展双拥共建。如今,全区非公经济组织双拥共建点已经有43个,涌现出佛山市顺德区容奇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等爱国拥军典型。

容奇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海涛始终怀着感恩党、感恩政府、感恩部队之心来经营公司、回报社会。“自己那份珍藏在心的部队和国防建设情怀永远不变。”张海涛说。

作为政府双拥工作的延伸,2010年7月28日,顺德还在全省区一级率先成立爱国拥军促进会。促进会坚持服务的宗旨,重点扶助有困难的优抚对象,积极为特困的优抚对象排忧解难。在此基础上,顺德区委、区政府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分别在区爱国拥军促进会成立复退军人服务中心,镇街成立服务站和村居成立服务小组,协助解决复退军人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做好复退军人服务工作,推进服务社会化,使得全区复退军人真正受益。

去年11月,由区工商联与澳门顺德总商会在澳门通过联合举办“顺德美食同善夜·名厨演味慈善晚会”活动,将筹得的65万澳门币善款,捐助给顺德区200名生活贫困或身患重大疾病的退伍军人和优抚对象,具体委托爱国拥军促进会统筹策划及发放。

常态化拥军创新机制优抚安置政策强落实

优抚安置是双拥工作的重中之重。顺德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落实优抚安置工作政策作为双拥工作的一项硬指标,在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上顺德也是亮点纷呈。

该区通过创新机制,走常态化拥军路,在优抚安置工作上也形成了不少品牌。目前,顺德建立了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优抚安置政策,完善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保障机制,实现了自然增长机制全覆盖,确保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提高。每年,根据佛山市统计局发布的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增幅,顺德都会提高烈属等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经区政府批准同意,以顺德最低工资标准为基数,从2015年起,顺德将包括义务兵家属在内的各类优抚对象优待金标准也纳入自然增长机制。同时,对于从地方非军事部门直招士官给予一次性补助3万元。每年全区各级优待、抚恤补助费用超过1.2亿元。

顺德还完善了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该区为各类抚恤补助对象、五老人员等参保居民基本医疗,受惠优抚对象3100多人,每年参保费用超过80万元;对抚恤补助优抚对象驻院费用给予住院医疗补助,对烈属、七至十级残疾军人分别给予每人每月100元和150元门诊医疗补助。4年来,顺德共为800多名优抚对象办理临时困难补助,区、镇街、村三级补助超过300万元。

与此同时,顺德实现城乡一体化退伍安置。全区退役士兵统一按照上年人平均收入一倍的标准发放自谋职业安置补助金。4年来接收退伍士兵1607人,转业士官10人,自谋职业率100%,发放安置补助金5000多万元。在发放安置补助金的同时,顺德还开展岗前培训,完善以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退役士兵培训体系。4年来,参加短期职业技能培训1502人,半年高级职业技能培训548人,三年高职院校培训118人,培训参与率达到94%。

(责任编辑: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