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特约记者贺军荣、记者张海华报道:盛夏时节,武警延安市支队官兵走进南泥湾腹地的八路军359旅旅部旧址,以“与359旅将士相比我们的差距在哪里”为主题,展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讨论。这是武警陕西省总队充分运用驻地红色资源,深化部队“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大讨论的一个缩影。
该总队的前身是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保卫大队,用红色资源开展教育一直是他们的优良传统。在开展“学习践行强军目标,做新一代革命军人”主题教育活动中,总队党委一班人发现,一些年轻官兵对红色传统知之不多。为此,他们决定结合大讨论开展“寻访驻地红色足迹”系列活动。
总队以编写《黄土地上的红色足迹》教材为牵引,组织官兵到革命纪念馆受教育、到地方档案馆查史料、到革命史实发生地采访,并结合对红色历史的学习过程,组织官兵人人上台谈感受、找差距,随后将相关体会发言发布在政工网上供讨论分享。同时,总队还配合推进“建立100个红色教育基地、观看100部红色影视片、阅读100本红色书籍、传唱100首革命歌曲、学习100个英模事迹”等“8个100”方法,将传承红色基因打造为融理论武装、典型示范、环境熏陶、实践教学为一体的系统教育工程。
红色足迹我寻访,红色传统我发扬。“寻访驻地红色足迹”系列活动开展以来,官兵学英模、找差距、明方向,红色基因逐渐融入血脉。7月上旬驻地发生洪灾,汉中市支队八中队闻令出动,官兵翻山越岭百余公里,肩扛背负为受灾群众运送救灾物资21.5吨。在救灾一线开展的大讨论中,列兵刘星驰不无感慨:“和革命前辈相比,我们这点付出微不足道,我要照着他们的样子,干出我们这代军人的好样子。”
(《解放军报》2015年08月09日 01版)
(责任编辑: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