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双拥中国网 > 双拥聚焦 >
投稿邮箱:sy.china@163.com
联系电话:010-85916510

上海市虹口区:三色辉映织就军民同心结

2025-03-13 14:47:35来源:中国网
在上海市虹口区这片浸润着红色基因的热土上,新时代基层双拥工作正以文化、服务、教育三原色勾勒出军民融合的绚丽画卷。作为承载着服务强军...

在上海市虹口区这片浸润着红色基因的热土上,新时代基层双拥工作正以“文化、服务、教育”三原色勾勒出军民融合的绚丽画卷。作为承载着服务强军兴军使命的创新实践区,虹口以“情义双引擎”驱动双拥工作转型升级,在破解军民需求对接难题中蹚出特色发展之路。

破圈共振:当非遗技艺遇见未来科技

千年文化基因与前沿科技在此碰撞出双拥新火花。非遗传承人沙长风携《看升旗》快板走进军营,北郊学校师生与驻区空军某部官兵共塑"战鹰"面塑,让传统文化在迷彩阵地焕发新生。城市天际线变身国防教育新舞台,白玉兰广场空军、海军主题3D灯光秀,北外滩500架无人机编队演绎“空中长城”,打造日均万人打卡的沉浸式爱国课堂。三条红色动脉更在街巷间延伸——凉城街道组织优抚对象重走陈云革命足迹,追寻先辈足迹;广中路街道推出“重走觉醒之路——‘五卅与中国民主革命’”研学路线;欧阳路街道深入推进“幸福烈阳 连心共绘”双拥品牌系列活动,让红色文化深入人心。去年全年区街镇累计开展红色教育活动162场,覆盖军民8000余人次,有效增强了军民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暖流行动:15分钟服务圈里的双向奔赴

“巾帼虹军嫂港湾”优抚品牌绘就虹口区400余名女军人和军嫂的成长图谱:从活动宣传到正能量分享,从线上读书会到线下育儿经验交流,从瑜伽进军营到户外家庭亲子徒步,从40人小圈层裂变为不断挖掘内部潜力的军嫂互助社区。同时,各街道积极为优抚对象办实事、解难事。曲阳街道为67户优抚对象免费清洗空调;凉城街道组织消保权益知识讲座;广中路街道助力退役军人成功转型就业;嘉兴路街道夏季送去防暑降温物资;江湾镇街道举办退役军人及随军家属专场招聘会,15家招聘企业提供近60个岗位,有近20人达成初步求职意向,看似细微处尽显鱼水情深。更动人的是爱的回响,武警三支队等单位组建双拥雷锋服务队,开展医疗保健、环境整治等服务;虹口一退自2019年与区血液管理中心结成军民共建对子以来,6年间发动官兵累计献血25000ml;虹口七离每年“雷锋活动日”在凉城街道社区开展义诊活动;投入120万元建设的虹口三离干部日间照料中心成为温暖港湾。这种“你守疆场我护家园”的良性循环,正是新时代军民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写照。

  

迷彩育苗:把国防课刻进青春年轮

“三位一体”国防教育体系正在校园播撒强军种子。三军仪仗队退役官兵组成的导师天团,军事科技体验营、军营开放日四大模块200节军训课程植入广中路小学等校园,让少年在VR战场和豆腐块被褥中读懂军魂。建立军营开放长效机制,组织新北郊学校等师生开展“一日兵生活”体验。江湾退役军人分队打造的应急逃生课堂,让红旗小学萌娃掌握“黄金三分钟”生存法则。“嘉的卫士”与“嘉的宝贝”结对计划,通过敬老服务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整个家庭的裂变效应。当外国语二小的孩子能熟练操作灭火器,当上音实验小学响起铿锵军训号令,我们看见国防教育的年轮正在青春枝干上悄然生长。

  

黄浦江见证着这场跨越时空的双向奔赴。从无人机勾勒的双拥图腾到社区里流淌的暖心故事,从校园操场的迷彩方阵到红色地标的时空对话,虹口用创新实践诠释:最坚固的钢铁长城,永远筑造在军民携手绘就的同心圆里。这片热土上的每一次文化共振、服务互动、教育传承,都在为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注入澎湃动能。(上海市虹口区双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