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寻亲工作不仅是弘扬革命精神和传承历史的重要任务,也是新时代社会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何推动烈士寻亲工作提质增效,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2020年,贵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结合贵州省情,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出“政府搭台+媒体联动+社会力量参与”的寻亲模式。这一模式显著提高了寻亲工作的成效,得到退役军人事务部常正国副部长批示转发各地学习。同时,贵州的寻亲工作还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关注,批示退役军人事务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2024年,为进一步深化为烈士寻亲工作,发布了安葬在贵州的外省籍1000余名烈士信息。目前已成功为150余名外省籍烈士找到亲属。
高位推动,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
贵州省作为革命老区,安葬了大量为国捐躯的外省籍烈士。由于历史条件限制,一些烈士的亲属信息残缺不全,导致寻亲工作面临诸多挑战。为填补历史遗憾,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启动了“为烈士寻亲”工作,并将这一工作列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点任务,采取多项措施全面推进,全力助力烈士“魂归故里”。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成立为烈士寻亲工作专班,明确工作目标、职责分工和任务节点,形成“厅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协调齐心抓”的工作格局。通过制定烈士寻亲工作方案,对寻亲工作进行系统规划,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加强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形成上下贯通、横向协作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了政策落实的效率和力度。同时,建立了退役军人事务厅主导的多部门协作机制,与公安、民政、档案、党史、地方志等部门密切合作。公安部门协助进行户籍信息核查,民政部门提供历史优抚档案,党史部门提供烈士事迹资料,形成了全方位的信息支撑和资源共享。通过多部门的协同合作,打破数据壁垒,提升信息验证的准确性和工作推进的效率。通过推进各部门的深度合作,明确职责分工,形成“信息采集—核查—比对—确认—发布”的全链条工作模式,确保每个环节紧密衔接。
精细化管理,建立覆盖全面的烈士信息数据库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组织开展了“全省烈士信息普查专项行动”,充分发挥贵州省1.9万余个乡村两级退役军人服务站作用,对全省1.2万余名烈士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全省各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对散葬烈士墓采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走村入户、实地核查等方式,边比对边寻亲、边走访边核实,全面采集烈士基本信息、牺牲情况、安葬地点等数据,并在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统一建立烈士、遗属信息数据库,数据库采用动态更新机制,为精准、高效开展寻亲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工作人员、记者进村入户开展烈士信息普查专项行动。
创新宣传手段,推动“互联网+烈士寻亲”机制落地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充分利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优势,通过开设“为烈士寻亲”专栏、制作烈士事迹宣传片、广泛发布寻亲公告等多种形式,提升寻亲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寻亲过程中,各相关县(市区)安排专门人员走村串户,查阅档案资料,逐一核查相关信息。
据统计,仅2020年的寻亲活动就走访2536个村7818户,采访14492人次,摸排核实信息211条,行程11336公里。今年,依托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增加信息发布的频次和覆盖面,积极动员社会公众参与寻亲工作。同时,多彩贵州网利用资源优势,与江西省“大江网”、河南省“大河网”、云南省“云南网”、四川省“四川新闻网”等全国12家省级网络媒体联动,开通“线上寻亲通道”发布烈士信息,利用数据技术精准匹配寻亲线索。烈士亲属前来祭拜烈士.。
动员社会力量,组建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倡导成立“烈士寻亲志愿服务队”,吸纳法律、历史研究、数据分析等专业人士加入,增强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志愿者们深入村镇社区,拜访老战士、老党员和烈士遗属,挖掘更多潜在线索,形成了“社会动员+专业服务”的高效模式。
目前,为烈士寻亲志愿者达480余人。寻亲志愿者李安富是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人,1983年10月入伍,参加过边疆保卫战,目睹过战友的牺牲,经历过与死亡的擦肩而过,荣立过三等功。2016年,李安富成为一名为烈士寻亲志愿者。
迄今为止,李安富和他的战友及志愿者们已为300多位烈士找到了亲人。“我时常在想,英雄的故事给予时代更多的应该是力量,而不仅是悲情,因为英雄的故事本生更具有现实的社会意义。先烈们不屈的傲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他们是全社会最值得尊崇和缅怀的群体。今天,我们帮他们寻亲,不仅可以告慰烈士、抚慰亲属,还可以树立榜样,弘扬爱国主义良好的社会风气。”李安富说。李安富与烈士的百岁老母亲陈忠秀“我为烈士来寻亲,是我们表达对英勇烈士们的敬意和怀念,传承和弘扬烈士精神的重要方式。这一切的成就,都离不开我们志愿服务团队以及广大热心的志愿者们。”寻亲志愿者孙嘉怿是浙江宁波人,他说,“当我们为烈士寻亲时,我们不仅是在寻找生命的价值,更是在感受奋斗的意义。虽然我们未曾亲自与他们谋面,但是他们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我们,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力量源泉。”烈士亲属代表在一次座谈会上动情地说:“感谢政府、感谢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感谢多彩贵州网,帮助我们找到了亲人,实现了我们的夙愿。”寻亲工作的开展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媒体报道和志愿者的参与进一步增强了公众对烈士精神的敬仰之情。社会各界对烈士及其家属的尊崇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烈士寻亲的良好氛围。
高效精准的寻亲模式,突破传统局限
通过“顶层设计、数据整合、社会动员、部门协作”的多措并举,贵州省烈士寻亲工作成效明显。
截至今年9月底,共为360余名烈士找到了亲属,这一模式大幅提高了寻亲效率,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后续工作提供了成功范例。贵州省探索出的这套行之有效的寻亲工作机制,包括精细化的信息管理、多部门的协调联动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具备可复制推广的价值。这一机制的建立,不仅推动了烈士寻亲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为类似公益项目的开展提供了经验支持。贵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和精细化管理,推动烈士寻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不仅是对革命先烈的告慰,也是对社会责任感的实践和深化。
未来,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力求每一位烈士都能找到归宿,实现烈士“魂归故里”的愿望。(贵州省退役军人事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