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为烈士寻亲”专项行动启动一年后的今天,值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四周年,在专班成员与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共寻亲成功126位,38位专家志愿者参与画像,绘制烈士画像百余幅并成功举办“绘忆英烈”画像展,让烈士得以魂归故里,烈属心灵得以慰藉,在全社会营造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尊崇英雄的浓厚氛围,绘就了新时代烈士纪念褒扬事业发展的全新画卷。
以赤诚为烈士寻亲
2021年9月17日,“为烈士寻亲•让忠魂归根”专项活动启动仪式在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山河魂广场隆重举行,仪式上向青岛市“为烈士寻亲”志愿者服务队授旗并公开发布了第一批100条烈士寻亲信息和烈士寻亲专线电话,向社会广泛征集线索。
一年来,“为烈士寻亲”专班制定“七个规范”清单化工作机制,组建专班成员与志愿者两支寻亲队伍,联动全市各方力量,多种方式对接省内外相关城市,先后梳理分析了烈士信息近三万条,截止目前共计寻亲成功126位。
一年多的寻亲过程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动人寻亲故事。“哥,我来看你来啦!”9月22日上午,安葬在青岛市城阳区革命烈士陵园的林宝法烈士弟弟林宝岩到城阳区革命烈士陵园祭扫林宝法烈士。这是“为烈士寻亲”专项活动寻亲成功的第一位烈士。受哥哥影响颇深的林宝岩也选择了参军入伍,但是70多年来找不到哥哥林宝法下落始终是家人心中难以弥补的缺憾,在寻亲专班的努力下,终于圆了全家人多年的心愿。
在青岛解放纪念日及“八一”来临之际,青岛市“为烈士寻亲”专班对全市范围内寻亲成功的烈属进行了走访并赶赴潍坊市祭奠两位青即战役中牺牲的年龄最小烈士,为烈属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仔细询问烈属的身状况及家庭情况,将对英雄最真切的敬意和对烈属最亲切的慰问送到了烈属的心坎上。
始终珍藏绣着“百花香”锦帕的周祥烈士妹妹,先后参加抗美援朝的张元记烈士兄弟,全胶州双烈属之一的王金仁烈士侄子......一个个故事背后都凝结着英雄们以身许国的民族大义和烈属漫长岁月里的苦苦追寻,“为烈士寻亲”专项行动的意义正在于此,在传承和弘扬英烈精神的同时,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为烈士寻亲工作,早日帮助烈士家属“圆梦”。
以热忱为烈士画像
“像啊,太像了!我们两代人寻找了65年,终于找到了我三叔的安葬地。现在,这么多年来的另外一个心愿也终于满足了。谢谢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谢谢崔画师。”看到三叔的画像,73岁的王东亮激动地说话都不连贯了,他握住了“绘忆英烈”志愿团队崔娟的双手,眼里含着热泪,连声道谢。这张画像背后又是什么故事呢?
原来,去年年底,作为王兆亮烈士的侄子,王东亮老人向市退役军人局提出了自己的心愿,想给三叔画张画像。当时,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刚亲自接待了王东亮。在详细了解了王东亮花费14年寻找三叔的故事后,孙刚局长为之动容,亲自调度寻亲专班,一定要想办法为老人圆这个心愿。寻亲专班工作人员立刻与“绘忆英烈”志愿团队成员,青岛市公安局模拟画像师崔娟警官联系,并专门登门向王东亮老人了解烈士王兆亮的有关情况,加班加点进行创作,便有了开头的那个故事。
为让烈属清晰的看到亲人往日容貌,心灵得到抚慰,作为“为烈士寻亲•让忠魂归根”专项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绘忆英烈”公益活动于去年12月13日正式启动,也是落实党史学习教育,为群众办实事的一项具体行动。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青岛日报社成立“绘忆英烈”公益团队,绘制英烈画像,讲述英烈事迹,传承红色文化,让英烈精神成为时代印记。作为一项红色公益创新行动,“绘忆英烈”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岛城众多知名画家、爱心人士纷纷报名参加。
经过一年的努力创作,“绘忆英烈”公益团队已经完成百余幅英烈画像,2022年9月23日,由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主办,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等单位承办的“绘忆英烈”画像展在青岛市档案馆工商馆开展,并首次推出《绘忆英烈》画册,画像展开展在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
孙春林烈士之子孙永志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需要我们铭记历史,不断前行。‘绘忆英烈’公益活动举办的非常有意义,我的一些朋友看到相关报道后也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获赠父亲的画像后,我把画像摆在我的寝室里,这样我就能每天都看到父亲了……”
因为一幅画像,让遗憾不再持续,让“相见”得以实现。通过为英烈画像这种方式,把英烈的音容笑貌、伟大形象永久的记录下来,同时把英烈敢于牺牲、英勇奋斗的精神永久的传承下去,我们一直在继续着……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是青岛这座爱军之岛,拥军之城的铮铮誓言和庄严承诺:我们一定永志不忘英烈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继续砥砺前行……
以传承为烈士建档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烈士褒扬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以落实“事争一流、唯旗是夺、抬高标杆、加压奋进”工作作风为指引,规范烈士建档立卷工作,扎实发挥红色资源效能,营造全社会烈士褒扬浓厚氛围。
在青岛党史和革命史的体系中,发生在青岛地区的诸如花园头战斗、平度战役、胶河战役、青即战役等大大小小战役战斗有十数次,给人民群众留下了厚重的英烈文化积淀,对英烈文化传承人深度挖掘青岛英烈事迹、梳理形成青岛英烈文化体系、传承弘扬青岛英烈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现实意义,讲好青岛红色故事必须有深厚的英烈事迹和英烈文化为铺垫。
为此,青岛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围绕“烈士信息征集梳理——烈士事迹挖掘整理——烈士精神传承弘扬”的历史逻辑,按照“资源整合、分步实施、形成体系”原则要求,先期从烈士信息全面梳理建卷做起,首先对全市《革命烈士英名录》信息与各区市掌握的其他相关烈士事迹及档案资料进行核实比对、研究确认,并参照文书档案整理规范,为全市17000余位烈士建立了专属的档案卷宗,实现烈士身份“骨安在-碑有名-档可查”。(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